
(圖一團隊成員在青年毛澤東藝術雕像前合影)
步入橘子洲,遠遠便能望見那尊屹立于橘子洲頭的青年毛澤東藝術雕塑,他的長發隨著江風似乎仍在飄動;他的眼神深邃而堅定,掀動時光帷幕,穿透百年時空,似與成員們展開心靈的對話。站在雕塑前,團隊成員齊誦《沁園春·長沙》,仿佛能看到1925年的那個身影,站在這片土地,面對奔流不息的湘江,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時代強音。微風拂過,湘水泛起漣漪,這穿越百年的詩句化作羽翼,載著思緒逆流而上,與那個站在湘江之畔、以文字為劍的青年重疊。那座雕塑不再是冰冷的石像,而是百年不熄的精神火炬,在風中不息燃燒,提醒著我們,偉人也是從青年走來,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跨越世紀長河,永遠值得學習,其百年激蕩的回響,依然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圖二團隊成員在《沁園春·長沙》詩詞碑前合影)
移步《沁園春·長沙》詩詞碑和問天臺,團隊成員面向東南方向的毛澤東雕塑肅立。江風漸勁,衣角翻飛,躊躇與迷惘也被一同吹散。此刻的“問天”,不再是迷茫中的求索,而是站在先輩肩膀上的回望與接力——回望他們以初心為炬照亮的前路,接力那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永恒使命。


(圖三、四團隊成員參觀岳麓書院)
下午,團隊來到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溯源文化之基,感悟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書院講堂,"實事求是"的匾額高懸,筆力遒勁。團隊成員認真聆聽講解,了解到青年毛澤東曾數次寓居于此,在此期間耳濡目染,深受書院"經世致用"學風影響。"實事求是"這一思想精髓后來也成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
站在青年毛澤東當年讀書思考的地方,觸摸著書院斑駁的石墻,仿佛能感受到偉人青年時期求索真理的熱忱。隨著深入了解,我們知道毛澤東與蔡和森等進步青年正是在岳麓書院成立了新民學會,這個湖南最早的共產主義團體,如同一粒種子,在風雨飄搖中破土,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奠定了組織基礎。

(圖五團隊成員在湖南大學毛澤東雕像前合影)
團隊成員紛紛表示,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歷史的追尋,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應接過先輩手中的接力棒,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從橘子洲頭到岳麓書院,每一步都是與歷史的對話。青年毛澤東在這里讀書、思考、實踐,最終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團隊成員們深刻認識到,重走偉人之路,不僅是為了認識青年毛澤東的光輝形象,更是為了汲取穿越時空的思想偉力,激起我們胸膛中澎湃的共鳴。今天活動雖暫告段落,但追尋的腳步不會停歇。接下來,團隊將前往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紀念館等圣地,循著初心的星火,走向更深的歲月褶皺。
通訊員及其聯系方式:趙雪瑩 15538936644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