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團隊在韶山紅色教育基地前合影)
清晨的韶山沖薄霧輕籠,毛澤東同志故居的青瓦黃墻在綠樹掩映下更顯質樸。團隊成員穿梭于堂屋、灶臺、農具房之間,重溫偉人少年時期的生活場景,每一件展品都無聲訴說著青年毛澤東“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赤子情懷。
在故居旁的農田邊,帶隊老師組織了一場“田間微黨課”。“毛澤東同志曾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所為的’,作為農科學子,我們更要扎根大地,把論文寫在鄉村振興一線。”毋亞運結合專業特色勉勵學生,要將動物醫學知識轉化為守護鄉村健康的實踐,用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

(圖二團隊在毛澤東同志故居前合影)
上午10時30分,團隊抵達毛澤東同志銅像廣場。在巍峨的偉人銅像前,隊員們整齊列隊,向銅像敬獻花籃,舉行了莊嚴的獻花儀式。隊員代表抬著花籃緩步上前,全體成員肅立鞠躬,表達對偉人的深切緬懷。“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在黨員毋亞運老師的領誓下,新老黨員面向黨旗高舉右拳,未入黨的隊員同步跟誦誓詞,鏗鏘有力的聲音回蕩在廣場上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與“為人民服務”的金色大字交相輝映,彰顯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毋亞運老師作為領誓人,帶領全體成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鏗鏘誓言回蕩在廣場上空,引來周邊游客駐足共鳴。
“站在這里,我仿佛觸摸到了歷史的脈搏。”預備黨員于珍激動地說:“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要傳承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更要以‘強國有我’的擔當回應時代召喚。”


(圖三、四團隊在銅像廣場敬獻花籃并重溫入黨誓詞)
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內,團隊重點參觀了《毛澤東生平展區》以及《毛澤東與反腐倡廉》。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手稿文獻等,隊員們系統地了解了毛澤東同志從求學立志到領導革命、建設新中國的光輝歷程。在“反腐倡廉”專題展區,一封封家書、一件件舊物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崇高風范。
“打鐵必須自身硬,這是總書記對全黨的告誡,也是我們青年學子的修身準則。”觀看完毛澤東同志生平紀念館,隊員徐冠華感慨道。帶隊老師毋亞運結合展區內容開展現場教學:“廉潔自律不僅是黨員干部的準則,更是青年學子修身立德的根本。”




(圖五-八團隊成員參觀毛澤東生平展與反腐倡廉展)
離開展館時,工作人員特意提醒:“出口在前,請勿回頭。”這一細節引發了團隊的深度思考。“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沉溺過去,而是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汲取實現祖國繁榮富強的力量。”團隊負責人徐冠華在總結會上提出倡議,“作為農科學子,我們要把韶山之行的感悟轉化為實際行動,在鄉村振興中踐行‘強國有我’的誓言。”
此次韶山之行,是河南農業大學“動”悟青行,“醫”思踐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將紅色教育與專業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從故居的農舍到銅像廣場的誓言,從反腐倡廉展的警醒到紀念館出口處的沉思,青年學子們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紅色基因需要代代傳承,青春擔當必須時時踐行。這趟韶山行,會成為我們青年學子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奔赴鄉村振興、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
通訊員及其聯系方式:司馬森鑫 15083373879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