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隊員出發前于公路學院門口合影 汪胡蒙供圖
一次校史尋根,感悟長大精神

實踐隊員對館內期刊進行討論 徐旭亮供圖
在公路交通博物館,從古代棧道到現代智能交通,從傳統施工工藝到港珠澳大橋等超級工程,隊員們系統了解了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歷程。智能檢測設備、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等展品,讓隊員們對交通科技的創新發展有了直觀認識。通過這次參觀,隊員們不僅增強了專業自信,更深刻體會到“公為天下,路向遠方”的使命擔當。

實踐隊員在長安大學公路交通博物館合影留念 汪胡蒙供圖
一場紅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

講解員講解抗日勝利場景 汪胡蒙供圖

實踐隊員來到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汪胡蒙供圖
一趟緬懷之旅,致敬英雄楷模

實踐隊員雨天前往紀念碑 吳思玥供圖

實踐隊員觀看史料陳列室資料 徐旭亮供圖

實踐隊員于廣西學生軍抗日史料陳列館前合影 汪胡蒙供圖
在烈士陵園的英烈名錄墻前,密密麻麻的名字讓隊員們肅然起敬。特別是發現多位來自陜西的烈士時,一種跨越時空的情感聯結油然而生。隊員們駐足凝視著這些熟悉的地名,仿佛觸摸到了連接八桂大地與三秦熱土那根無形的精神紐帶。 這一刻,他們更深切地理解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深刻含義,也更加堅定了將青春融入國家發展偉業的決心。

實踐隊員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合影 王路供圖

實踐隊全體成員于馬自福烈士(陜西子長縣人)碑前鞠躬致敬 吳思玥供圖

實踐隊員觀看英烈碑 王路供圖
鄧穎超紀念館里,隊員們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和實物,深入了解了這位偉大女性為婦女解放事業奮斗的一生。她說過的“革命不分男女”的豪邁宣言,至今仍激勵著隊員們勇毅前行。

實踐隊女隊員認真學習鄧穎超同志的事跡 徐旭亮供圖
一輪企業對話,共育交通英才
7月23日,實踐隊來到廣西交通投資有限公司開展調研交流。在座談會上,企業領導詳細介紹了廣西在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等領域的建設成就和發展規劃。特別是在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等前沿領域的探索,讓隊員們大開眼界。校企雙方就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議題達成多項共識,為后續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交流環節,實踐隊指導老師就“新時期交通人才素質要求”“智能建造技術應用”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企業專家結合工作實際,給出了中肯建議。這次對話讓隊員們認識到,新時代的交通人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創新思維和跨界整合能力。
在交流環節,實踐隊指導老師就“新時期交通人才素質要求”“智能建造技術應用”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企業專家結合工作實際,給出了中肯建議。這次對話讓隊員們認識到,新時代的交通人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創新思維和跨界整合能力。

實踐隊與廣西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 汪胡蒙供圖

實踐隊員與廣西交投人員合影 汪胡蒙供圖
一番科技探索,啟迪智慧未來

黎力韜介紹人工智能相關模塊 汪胡蒙供圖
座談會上,企業技術骨干分享了交通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在討論到“人工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時,現場氣氛熱烈。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未來交通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這為他們的專業學習指明了方向。

實踐隊全體成員與廣西交科集團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汪胡蒙供圖
一番工程考察,感悟工匠精神
7月25日,實踐隊分赴龍門大橋和平陸運河開展實地考察。在龍門大橋建設現場,隊員們詳細了解了這座跨海大橋的技術難點和創新點。特別是在與校友工程師交流時,他們扎根一線、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讓隊員們深受感動。

實踐隊觀看龍門大橋視頻 汪胡蒙供圖

實踐隊與廣西欣港交通投資有限公司人員合影 汪胡蒙供圖

龍門大橋 廣西欣港交通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段的考察更是讓隊員們大開眼界。面對喀斯特地貌的挑戰,建設者們創新采用智能溫控系統等先進技術攻堅克難。船閘的省水設計、樞紐的協同運行,處處體現著工程智慧。站在施工現場,隊員們真切感受到“大國工匠”的擔當與情懷。

全體實踐隊員合影 徐旭亮供圖

工程師講解馬道樞紐技術細節 汪胡蒙供圖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段施工現場 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供圖
為期近兩周的實踐活動,讓隊員們收獲滿滿。從紅色教育基地的精神洗禮,到企業的實地調研;從科技創新的前沿探索,到世紀工程的現場考察,隊員們對“融產教·礪紅心·筑通途”的實踐主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家紛紛表示,要將所見所學轉化為前進動力,以專業報國,用實干追夢,在交通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此次實踐不僅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橋梁,更開辟了產教融合的新路徑。未來,長安大學將繼續深化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新時代交通事業發展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此次實踐不僅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橋梁,更開辟了產教融合的新路徑。未來,長安大學將繼續深化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新時代交通事業發展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