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二團隊成員紅色教育基地前合影)
烈士塔前銘壯志,紅軍渡畔憶崢嶸
團隊首站抵達湖南烈士公園。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塔前,隊員們列隊肅立、鞠躬致敬,向為民族解放而犧牲的先烈們獻上崇高的敬意。展覽館內,泛黃的照片、斑駁的文物、銹跡的武器,生動訴說著湖南革命先輩“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豪情。在紅軍渡紀念碑旁,團隊成員重溫1930年紅軍攻克長沙的壯烈歷史。他們駐足凝視,望著紀念碑四周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牢記守護先烈功績,振興泱泱華夏的使命。


(圖三、四團隊成員參觀烈士公園)
橘子洲頭誦豪情,韶山故里礪初心
時值毛澤東同志《沁園春·長沙》創作一百周年,團隊前往詞作誕生地橘子洲頭。在巍峨的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前,實踐團駐足凝視,齊誦這首不朽詩篇。"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等鏗鏘有力的誦讀聲在湘江畔回響,成員們飽含情感,豪邁誦唱,感受偉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領悟青年風華正茂,砥礪奮斗的決心。

(圖五團隊成員在青年藝術雕像前齊誦《沁園春·長沙》)
為深入追尋偉人足跡,傳承紅色精神,團隊還趕赴韶山紅色教育基地學習。在毛澤東故居的簡樸農舍里,望著偉人清苦的生活環境和匱乏的生活用品,在簡樸中讀懂了一代領袖的人民情懷;來到銅像廣場上,團隊莊重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以鏗鏘誓言回望入黨初心,凝聚奮進力量。同時他們通過參觀毛澤東生平展和反腐廉潔展,深刻認識到"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時代要求,以身作則,在學思踐行中傳承紅色基因。




(圖六-九團隊成員在韶山教育基地參觀)
書院學府尋真理,博物展館悟擔當
“一座長沙城,半部近代史。”團隊走進岳麓書院、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長沙博物館等地,深入挖掘湖湘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在“實事求是”的匾額下,成員們感悟到經世致用的思想精髓;在第一師范的禮堂中,青年毛澤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豪情猶在耳畔;博物館的珍貴史料則展現了湖南人民“敢為天下先”的革命氣魄。這些紅色印記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奮進的號角,湖湘文化始終以其深厚的底蘊和昂揚的精神激勵著后人。




(圖十-十三團隊成員探尋湖湘文化)
經過五天的走訪學習,革命薪火已深植團隊成員心間。成員們表示,將以革命精神為指引,把"學思想、強黨性"轉化為"重實踐、建新功"的行動力,并將本次紅色教育學習成果與專業特色結合,制作"紅色精神與獸醫職業道德"微黨課,在學院內開展宣講,讓紅色精神在專業學習與職業規劃中落地生根。


(圖十四、十五團隊成員進行學習成果匯報會)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實踐團通過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全體成員一致表示,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未來,將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指引,在專業學習中精進求索,在社會實踐中擔當作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光彩。
通訊員及其聯系方式:于珍 15703802539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