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26名青年志愿者聯合會骨干成員及4位指導老師組成的“公益故事館”鄉村少年閱讀賦能普及實踐團正式出發,在“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抵達現場,從打開故事館的房門開始,叩啟山口鎮少年的心門,寫一本“推開即是美好”的故事。

咔嚓!推開鄉村兒童公益故事館的房門!
鄉村兒童公益故事館作為泰山科技學院與山口鎮政府的共建基地,已成立一年,這次,有很多實踐團成員是第一次來到小館,趴在窗戶上好奇的向屋內探索,迫不及待的轉動鎖扣打開房門,走進房間東瞧西望。或許陌生,卻不曾膽怯。很快,實踐團成員們便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將所需物資按計劃擺放,沒有桌椅板凳,在蒲團上席地而坐,為孩子們用心營造著可友好“為所欲為”的空間。


咔嚓!記錄我們的第一次相見吧!
王新凱、王安心等實踐團成員巧妙的用“擊鼓傳花”作為自我介紹的前置環節,打破了初見的拘謹。小朋友們和實踐團成員圍坐一圈,相互依靠,隨著音樂的律動,沙包在手中跳躍傳遞。每一次停頓,都是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歡聲笑語中,彼此的距離悄然拉近。



咔嚓!你愿意做我的游戲搭子嗎!
“抓鬮分組”環節里,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們隨機組合,從陌生變成了“游戲搭子”,在“不要做挑戰”“貼膏藥”“撲克牌接力”游戲中創造著屬于我們的開心瞬間。

“哈哈哈哈,你跑反了!”“快快快,該你跑啦!”……歡笑聲與尖叫聲此起彼伏,不僅考驗了小朋友們與志愿者的敏捷度,更在互動中加深了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

“快快快,我們來商量一下!”在實踐團成員王書暢的帶領下,隊員們迅速集結,認真聆聽游戲的規則。“一組率先翻到一!”“二組已經找到五啦!”……在緊張熱烈的“撲克牌接力”游戲環節中,輕松的氛圍里團隊合作成為彼此之間的黏合劑。

咔嚓!哥哥、姐姐我想和你合照
“開心”“幸福”和“成長”是實踐團成員在今天的感想中呈現最多的詞語。從剛見面時的“你好”到分別時的“明天見”。“哥哥、姐姐我想和你合照”
是孩子們打開心門迎接實踐團成員的瞬間,在一下午的相處中,我們從交付走向奔赴。與孩子們的每次互動,都像是心靈的觸碰,孩子們純真的笑容驅散了實踐團成員們擔心活動不夠完美的不安,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開心和幸福。




咔嚓!先別劃走,我有話要說
實踐團成員郭秋順:今天,是我三下鄉與山口鎮小朋友們相遇的第一天,與他們共同度過的每一刻,都充滿了新奇與感動。

實踐團成員苑榮巖:期待已久的三下鄉終于開始啦,開營儀式開始前還有些緊張,但當看到孩子們的笑臉時,我漸漸變得輕松自如起來,融入其中,多想我的童年也有志愿者能給我一個這樣的假期。

實踐團成員范沁冰:沒想到這次“下鄉”是在離自己學校這么近的地方,一開始有點遺憾。但是現在,我才發現志愿服務的意義永遠都和地區無關。

快樂就是你因為我笑了,快樂就是你生命中不可復制的一天中我的身份是泰科志愿者,快樂就是疲憊且值得!我們與山口鎮少年的陪伴,將從第一天走向每一天,明天會發生什么呢?記得關注我們呦,我們是“公益故事館”鄉村少年閱讀賦能普及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