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為深入調查當地紅色文化,“求索”實踐團在石金超及志愿者的引領下,先后參觀了柴林莊村博物館與嚴務鄉紅色記憶展館。
柴林莊村博物館由石金超同志牽頭創建,陳列著的件件展品皆為柴林莊村在革命進程中所做出貢獻的有力證明。石金超同志向實踐團成員著重介紹了抗戰時期信息傳遞信紙的折法,闡明了其特殊意義與作用,強調此折法在抗戰時期對于保障信息傳遞的效率和安全性的關鍵性作用。
嚴務鄉紅色記憶展館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關鍵陣地,于2018年落成于嚴務鄉華材希望小學院內,占地達100余平方米,與柴林莊村相鄰。該展館已榮膺德州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之譽。館內珍存著眾多革命先賢的歷史文物,成為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及人民群眾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志愿者結合嚴務紅色資源豐厚的優勢,向實踐團成員們介紹了柴林莊村“一門雙烈士”、黃邱馬村“軍民魚水情”、大黃邱村土地改革時期民主選舉等一系列發生在嚴務鄉的紅色故事。通過此次參觀,實踐團成員深切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力量。
此次參觀活動為“求索”實踐團的成員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決心。
后續,“求索”實踐團還將圍繞此次參觀經歷,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和宣傳活動,為保護和傳承當地紅色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