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作為3700年前商湯王的建都地,至今仍保留著不少歷史遺跡,其中比較有名的、文化底蘊濃厚的就是亳州老街。亳州老街又稱北關古街,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大街小巷多達一百余條,俗稱“七十二條街,三十六條巷”,被譽為“小南京”。亳州老街多為明清建筑,由于年代久遠,建筑陳舊、布局不合理、公共設施嚴重老化,經過政府改造現已成為亳州代表性旅游景點之一。作為一條年代久遠的街市,至今仍舊充滿煙火氣息,這里匯集了全國多個省市的33家會館,街上的游客和行人絡繹不絕。隨著沿街老店鋪“修舊如舊”以及政府對當地旅游業的支持,亳州老街正呈現出明清時期“一街一貨”“一巷一品”的繁華景象。

圖1為老街的一家店鋪 高強 攝
走進老街,你會發現蜿蜒交錯的巷道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畫卷,檐頭的上華麗磚雕、石雕、瓦當在歷史煙云嬗變中刻上精致紋樣。向里走,走到羊市街和咸寧街的巷子交匯處,就是花戲樓的大門。花戲樓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陜會館,花戲樓以雕刻彩繪絢麗奪目而得名,每年都吸引著眾多慕名前來的游客。這是一座專供演戲的建筑,戲樓座南朝北,舞臺前伸,屋面琉璃輔飾,金碧輝煌。花戲樓的廟門外主有石獅一對,有整磚雕刻出戲文、故事、圖案、花紋七十余種,鏤空雕刻精絕天下。再往里走,走到北關南京巷19號就到了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古錢莊建筑—南京巷錢莊。作為與花戲樓齊名的建筑,它憑借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一睹風采。

圖2為花戲樓外 高強 攝

圖3為南京巷錢莊 高強 攝
亳州老街像是一首流動的史詩,青磚黑瓦似乎在訴說著陳年舊事,老街的煙火氣息依然濃厚,文化依然動人。
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網絡工程高強
團隊屬性:江淮舉旗團“一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