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3年7月17日,南京農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雙橋護漁隊走近江蘇省黃橋鎮雙橋村,開始實踐活動,進行十年禁漁政策宣傳效果、影響程度調查并進行宣講。
盛夏之時,青年之志,在于扎根大地,向陽而生。秉著這一夢想,本人組建了一支三下鄉實踐團隊——雙橋護漁隊并在近日前往雙橋開展活動,調研十年禁漁的貫徹程度以及對漁民的影響程度。
去之前,我們的心中其實存在著種種疑慮,比如說:村民是否容易溝通?村委會是否會支持我們的行動?安全問題如何保障?我們應從哪里入手展開實踐。然而,當我們看到村干部和村民臉上善意的熱情的笑容時,疑慮已然散去。村干部了解了我們的來意后,主動向我們講述起雙橋村的歷史和現狀,真誠地回答了我們的一系列問題。支部書記隨后更是立即組織舉行了聯建活動,用簡短有力的話語表達了對我們的歡迎,也表達了對青年人的熱情期待。一天下來,我們的進展極其順利,無論是干部還是民眾都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這讓我們全隊的心中如逢甘霖,也讓我進一步思考中國的鄉村振興為何如此迅速。
以我看來,中國鄉村建設的迅速于這幾點是分不開的:
政策與百姓的意愿一致。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一點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我黨頒布的相關政策,“十年禁漁”就是其中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曾幾何時,長江之上捕撈船來往不斷,江河之中魚蝦數量不斷減少,漁民們能夠獲得的魚蝦數量隨之下降,長江領域的生態循環和生態穩定遭到了嚴重破壞。我黨敏銳地發現這一問題,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毅然決然頒布了“十年禁漁”政策,這一政策是對竭澤而漁現象的堅決抵制,更是為了漁民在十年、二十年、一百年甚至千年萬年后能有魚可捕,有業可為。
基層干部與人民群眾同行。現在的基層干部,早已不是封建時代高高在上的惡官悍吏,不是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的兇神惡煞,而是百姓們真正擁護、真正愛戴的父母官。交往下來,基層干部對村莊情況細致入微的了解、條分縷析的說理以及熱情友善的態度,都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農村發展,還需依靠一位位負責任、懂基層的干部帶領著人民群眾一起去奮斗,一起去建設。當今的局勢,是明朗的,也是可以期望的。
青年銳士與榜樣英雄共進。毛澤東同志曾對青年如是說:“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如此論述:“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未來中國的魅力,需要青年人打造,而青年人應該向現在的中流砥柱們學習,向有經驗、有能力的老前輩們學習。人類的建設不是一場短跑,而是充滿艱辛與汗水的旅行,旅行的繼續需要青年人與中國建設過程中的榜樣同行。豈曰無榜,與子偕行!這個榜樣,可以是長征過程中的鐵血英雄,可以是新中國建設時期的海歸杰才,也可以是基層干部,可以是如汪洋大海般的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想創造歷史,就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中涌現過的英雄,學習這些英雄無與倫比的優良品格。我看到,他們是愿意教會我們的,因為,我們的夢啊,都是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列位,青春的號角已然吹響,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讓我們攜手共進,再創輝煌!
通訊員:吳溪桐
(南京農業大學校報記者 雙橋護漁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