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文學院7月14日訊】(通訊員:彭戴譽 羅雅軒 李昕澎)文化創意產業園近年來在各個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發展勢頭良好,具有資源友好、創意導向、高包容度等特點。“京溪渡泉”調研團遵循“構建資源友好型、環境節約型社會”、“加快轉變文化發展方式,促進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更好實現文化賦能”、“著力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政策要求,使用社會調查、文化研究與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在北京和濟南展開實地考察,探索兩地在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過程中的模式與路徑,并提取其中共通的可復制經驗,為文化產業未來發展提供啟示。
7月14日,“京溪渡泉”調研團北京調研小組分隊出發調研。李昕澎同學與羅雅軒同學前往北京坊文化創意產業園。該文化創意產業園依托歷史建筑勸業坊和周圍的前門商業區而建,以文化創意為其商業經營做加法,受到顧客的廣泛喜愛。在民國時期,這里一度是北京最大型的綜合商城之一,如今被改造為傳統與新潮相交融的文化社區。這里的許多商戶特別關注顧客的消費體驗,圍繞“體驗式消費”這一關鍵詞設計了許多體驗環節,讓顧客能夠親身感受文化內涵。
隊員注意到,北京坊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建筑與園區布局很有特色。在“一主街、三廣場、多胡同”的多維格局統攝下,北京坊的裝修和設計極大限度地保留了傳統文化氣息,一些國外連鎖品牌的店內設計也添加了中國文化元素。如何在吸收外來和保持本來之間做到巧妙的平衡,是文化資源創新性改造中很重要的學問。北京坊在建筑布局上采用的方法是:以中國傳統的青灰色磚石建筑為主,但是又容許商戶使用有自己特色的建筑風格與店面布置。
在北京坊,隊員們看到了在設計上各具特色的店鋪,比如以現代藝術元素為主題的“紅玻璃廣場”,采用傳統建筑風格的提督·TIDU和中服免稅,融入流行文化元素的MUJI酒店和星巴克臻選旗艦店等。
以探索其文化理念的角度為切入點,隊員們重點考察了幾家店鋪。
首先是Page One書店,書店的店面裝修以流行的工業風為整體基調,但在二層結合了北京傳統建筑元素與當地文化。整個書店的裝修設計兼顧了文化內涵和審美功能,其精心設計對顧客而言和藝術展覽類似,從書店中走過就有一種“看展”般的體驗。同時,隊員們還注意到Page One書店十分注重體驗式消費。書店內在不同的分區布置了多個小型展覽,如王小波展覽區、新書展覽區、刺繡限定書展覽區、國家地理聯名展覽區等,能夠滿足多元受眾的不同需求。除此之外,顧客還可以體驗共讀活動、試玩文創周邊、享用咖啡……從經濟效益上來講,顧客的各種體驗可以直接轉化為消費,同時,書店的文化格調擁有網紅潛質,帶來的顧客流量又能制造新的商機。Page One書店因此可以吸引到豐富的廣告、聯名等商務合作,最終獲取多維度的收益。舉例來說,書店推出了帆布袋、明信片等自己的文創周邊,打造品牌文化效應。據店員透露,包括一些千元級的貴價產品在內,這類文創產品的銷量相當好。
同樣注重顧客體驗式消費的還有維維尼奧香氛藝術館。維維尼奧是集研發、生產、外貿一體的集團,業務板塊包含香水香氛以及它們的一系列外延,如家居香薰、個人洗護香氛、電子類空間香氛等等。維維尼奧香氛藝術館是該品牌向文化產業方向探出的觸角,主要承擔的是類似博物館的科普和文化推廣功能。一進門,顧客就能夠選擇嗅聞放在不同小格子里的擴香石,并通過地圖和文字介紹了解香水的歷史與文化。“博物館”對各種類型的香水采取了“體驗式”的介紹方式:對于植物類型的成分(如玫瑰、廣藿香等),采用文字介紹、實物展示和聞香裝置相結合的方式;對于人造品成分(如鐵皮、皮革等),采取一邊聞香一邊觸摸實物、感受質感的方式,聯通嗅覺與觸覺,豐富顧客體驗;對于抽象概念的合成香氣(如“城市”“民謠”“森林”等),則讓顧客在聞香時配合音樂、視頻等來體會。此外,企業與設計過著名香水的大師聯名,推出了大師系列香水,這一系列在香氛博物館中也有專門的介紹與體驗區。而到了最后的消費區,顧客不僅可以購買之前聞到的香水,還可以通過DIY調香調出自己獨特的香水。DIY調香切中顧客對個性的心理需求,增強了顧客的體驗感,價格也比基礎的香水更貴。
香氛這一領域的消費格外需要考慮受眾體驗,以契合受眾喜好。香氛消費可以說是一種被創造的消費,需要從無到有的建立起消費者對香水的需求與品味。因而維維尼奧積極創設香氛體驗店、開展香氛鑒賞課程、創辦香氛學院、成立國內首家香水博物館,并在北京開設了維維尼奧香氛藝術館。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品牌將加倍重視其在文化方面的布局,將之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隊員經討論認為這一結論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但也需要根據具體的企業發展情況而進行個性化的規劃,方便其更好落地。
新華@書店是新華社與中國作協聯合打造的一家沉浸式閱讀體驗館。該館向顧客生動地普及了關于閱讀的歷史與文化知識,甚至還原了幾十年前教室的場景,連課本上還有未寫完的筆記。同時,體驗館內還劃分出一片區域,通過VR技術與觀眾進一步互動。與其他體驗館不同的是,新華@書店屬于非盈利性質,以完成推廣閱讀的社會效益為主。但隊員們認為,它設計的體驗方式很值得學習與借鑒。
通過一天的觀察走訪,隊員們總結認為,體驗式消費在客觀上促進顧客去了解某一方面的歷史、文化。與文化相關的體驗一方面給顧客帶來了充分的新鮮感,為其提供高質量的消費,提升其消費滿意度,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強顧客的消費意愿,豐富其消費的種類,為商家帶來更多收益。長遠看來,更有助于企業打造品牌,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提高品牌的附加價值。
山東大學文學院 “京溪渡泉”調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