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續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落實高校資助育人與實踐育人的工作要求,7月9日,江蘇科技大學“揚帆志遠”社會實踐隊走進百年喀什館、喀什地區疏勒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喀什古城,通過實地走訪,追尋民族團結印記,賡續紅色精神血脈,感悟文化傳承力量。
在百年喀什館,實踐團成員系統了解了喀什地區從百年前的動蕩落后走向今日穩定繁榮的發展歷程,深刻認識到喀什巨變背后根本在于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館中,一幅幅圖文資料、一件件實物展品生動呈現了黨中央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也展現出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奮進、共繪同心圓的歷史畫卷。

隨后,實踐團一行前往疏勒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現場講解員帶領下,大家認真聆聽了“感動中國人物”“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跡。他用生命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樸素情感,讓師生深受感動、淚目動容。大家紛紛表示,這份舍己為人的高尚精神,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基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真實縮影。
走進喀什古城,實踐團在青磚古巷中徜徉,在手工藝作坊前駐足,親身感受維吾爾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蓬勃生命力。從熱瓦甫制作技藝到泥塑、刺繡、木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場展示,同學們被匠人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專注所打動,也更加認識到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歸屬感的重要載體。

此次“行走的課堂”不僅是一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實踐,更是一次觸動靈魂的精神洗禮。在新時代西部發展圖景中,青年學子親歷變化、感知融合、汲取力量,進一步堅定了“志遠賦能”的理想信念,增強了將“小我”融入“大我”的時代擔當。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以青春之名,續寫民族團結的新華章,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撰稿//鄭肇宣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