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清晨,隊伍在李慰農公園啟動出征儀式。在烈士雕像前,實踐隊隊長文希領誓,全體隊員重溫入黨誓詞;隨后,隊員們逐字了解李慰農在青島領導工人運動的故事,拉開了實踐序幕。
7日,實踐隊走進青島德國監獄舊址博物館。陰森牢籠與斑駁刑具帶來強烈視覺沖擊,講解員結合“日本歸還山東”歷史謊言,引導大家思考“弱國無外交”的深刻教訓。隊員們用手機掃碼收集展簽信息,計劃回校后制作“監獄里的吶喊”數字宣傳海報。
8日,在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隊員們圍繞“維新思想與近代青島”主題,與館方開展“青年圓桌”。隊員陳世康以《康有為的變法藍圖與青島城市現代化》為題作5分鐘快閃報告,掌聲四起。
9日,實踐隊前往“青島老城印記——鄒德懷先生收藏展”參展。面對200余件老照片、票證與報刊,隊員們開啟“尋寶式”研學:每找到一件與紅色歷史相關藏品,便用手機錄制30秒“展品自述”短視頻。
10日,“書畫入神——徐悲鴻與康有為書畫作品特展”現場,隊員們舉起相機,將徐悲鴻《奔馬》與《田橫五百士》記錄下來,計劃拍攝“畫說山河”微黨課,結合畫作背景,講述徐悲鴻以藝術鼓舞抗日斗志的故事。
11日,魯迅公園海風習習。實踐隊在此舉行“晨讀魯迅”快閃活動,齊聲朗誦《熱風·隨感錄》。隊員田浩楠感慨:“沒想到在濱海公園也能上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六天時間,紅韻青島實踐隊順利完成系列活動,讓紅色故事突破場館邊界,飛入更多青年心中。文希表示:“本次是實踐活動旨在把行走的思政課搬上云端,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讓更多大學生把論文寫在青島的大街小巷,把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