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村民委員會,掌握農民新動態
“隱入塵煙”實踐隊來到濰坊市寺頭鎮東呂匣村村委會,村委會工作人員熱情地為實踐隊員介紹了本村農民的基本情況,并解答了實踐隊員的疑惑。在工作人員的敘述中,實踐隊員了解到,目前,東呂匣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在本村的絕大多都是中老年人,這部分中老年人有著扎實的多年種植經驗和相關技術,但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并不十分了解。隨即,實踐隊員根據本次實踐主題向工作人員進行有針對性地提問,在提問中,工作人員說到,當前村里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活動的開展不夠及時、充分,但多數村委會工作人員已經意識到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要性,并表示:“在今后,一定會進一步完善培育規劃,加強培育方法和培育內容的完善,讓每家農戶都能趕上政策紅利,都能接受新型農民教育。”
圖為工作人員介紹本村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汪夢楠 供圖
深入基層做調查,持續探索促發展
在訪談結束后,工作人員為實踐隊員介紹了多個當地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戶。實踐隊員根據本次實踐的主題,發放了提前準備好的調查問卷。通過與這部分農民的交流以及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實踐隊員了解到:性別、年齡等個體特征對農戶參與培育的意愿有顯著影響,培育方式等也會對農民參與意愿產生影響,但農戶家庭特征對參與培育意愿影響不顯著。與此同時,也有部分農戶表示:當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也進一步削弱了他們參與培育的意愿,在填寫調查問卷的過程中,農戶王先生指出:“上課培訓的一些技術不適用于我們平時的種植,太偏理論化,而且有時課會安排在農忙季節,沒有時間去上課。”依據實地調研情況及實證分析結果,實踐隊員隨后向本村村委會提出了相應改善農民培育條件以提高農民參與熱情的方法及建議。
村委會工作人員指出,很多本村的農民提出,由于邀請來本地進行培育的是一些高校教授或者科研院所研究人員,雖然他們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很多人長期脫離生產一線,無法關注到農戶真正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造成培育內容與農戶需求之間較大的矛盾,這也是今后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圖為填寫調查問卷。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汪夢楠 供圖
走入田間地頭,實地交流考察
隨后,實踐隊員在本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考察,如今天氣寒冷,正處在農閑季節,大部分農戶都在家里,田野上基本看不到農民的影子,但是也可以看見農田當中耕作過的痕跡。據工作人員介紹,當前本村很多人掌握著扎實的農業技術方面的知識,例如品種選擇、種植、打藥、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但是他們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卻還并不十分理解,有關市場和銷售方面的知識欠缺。為此,實踐隊員專門采訪了種植經驗豐富的孫女士,孫女士提到:“我們確實不了解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但是非常希望學習相關內容,我們相信通過對市場和銷售方面知識的學習,一定會使得農戶的收入增加。”村內工作人員也希望通過了解“影響阻礙新型職業農民的因素”,從而能夠找到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途徑,打開市場,通過網絡、微信等平臺多渠道解決銷路問題。
圖為農田圖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汪夢楠 供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新型職業農民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找到影響農民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因素是全面推進新興職業農民培育的關鍵所在。東呂匣村應結合生產實際,將技術培育規范化、制度化,同時組織人員編寫相關培育教材,使農戶能真正獲取自己所需的技術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實踐隊員會進一步明確實踐方向,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讓這些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用知識和技能帶動更多村民共奔致富路,為鄉村振興帶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