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背景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業態,網絡購物蓬勃發展。由于網絡購物具有虛擬性、超空間性等特征,網絡評價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好評返現”這一營銷策略盛行,但也引發了系列危害。
實踐隊希望通過調研“好評返現”引發的常見糾紛和危害,研究其治理現狀和困境,探尋多元解決機制和路徑,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建設網絡交易良好競爭環境提供堅實后盾。
二、實踐風采
(一)問卷發放
遵循科學性和準確性的原則,實踐隊精心設計問卷內容,以獲取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信息。在實踐活動的初期階段,本實踐小組積極行動,廣泛發放調查問卷200余份,覆蓋全國各地區、各年齡群體,確保了數據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二)法院調研
2024年1月28號,實踐隊成員關清晨對山西省平陸縣人民法院書記員張先生進行訪談。
張先生認為“好評返現”是毋庸置疑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不僅會損害消費者權益,也不利于電商健康發展,貌似“雙贏”的行為實則會帶來“雙輸”結果。與“評價返現”相比,好評返現明顯具有目的性、誘導性,其結果影響了用戶評價真實性,誤導消費者,更可能對同類經營者構成不正當競爭。“好評返現”嚴重影響了購物平臺的信用評價體系建設,也架空了消費者的話語權,是對消費者的欺騙。
實踐隊成員王騰玥同學對佳木斯市建三江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王俊同志進行訪談。
工作人員從自身消費者和法律工作者的雙重身份出發對好評返現現象進行了解析。作為消費者,他表示這一現象目前對他并沒有產生什么實質性的危害,他也認為這也是目前大多數消費者的共識。但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他表示好評返現行為確實會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也積極主張立法者能夠做出一些積極行動來干預好評返現現象,以防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危害。
(三)網購平臺電商訪談
2024年2月7日,實踐隊成員李玫瑾對淘寶上某一數碼電商進行訪談。該電商對“好評返現”持積極態度,認為其是吸引消費者的一種方式,但也承認其存在不良影響,如誤導消費者等。
我們了解到,商家采取“好評返現”的促銷方式主要出于兩個原因。其一,減少還沒有購買這個產品的顧客的疑慮和擔心;其二,增加他們商品詳情頁的好評度,提高他們產品的自然搜索排名。
(四)學者訪談
2024年2月17日,實踐隊成員劉佳音對武漢大學經管院一名本科生進行訪談。
該同學認為從經濟學和市場博弈的角度看,好評返現目前的困境是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措施和失信懲罰機制。監管部門可對互聯網上好評較高的店鋪開展測試檢查,將商品的質量與評價進行對比。對于發現存在虛假評價問題的店鋪進行通報,并對銷售者進行批評教育、監督整改。同時消費者也要盡可能提高參與度,行使自己消費評價的權力。形成良好的誠信風氣和環境。
三、實踐感悟
關清晨:通過這次實踐,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了在互聯網同樣要遵循競爭規制、遵守法律的重大意義。我發現,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探索,但針對好評返現的法律規制仍然不足。同時我也意識到,很多百姓對于炒信行為的危害、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認識仍存在不足,因此,我認為加強公眾教育,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李玫瑾:“好評返現”炒信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對消費者和商家都存在著巨大的危害。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保持警惕,不輕信商家的“好評返現”活動;作為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監管,打擊炒信行為。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讓消費者購物更加放心,讓商家競爭更加公平,讓市場更加健康。希望未來在電商平臺上,不再出現“好評返現”炒信這種不良行為,讓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真正的優質服務和商品。
劉佳音:這次實踐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次了解社會現象、關注行業百態的經歷,更是一次親歷成人世界的“初體驗”。穿梭于眾生蕓蕓,我重新審視著自己在社群中的定位,努力淡化身上的學生氣,摒棄與人相處時多余的怯懦;與形形色色的人交談,我不斷尋找著適用于訪談者的語言和姿態,并在對話中重新確認了溝通技巧的重要作用。
王騰玥:此次實踐活動中,我采訪了佳木斯市建三江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王俊同志。得益于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實踐活動開展較為順利。工作人員對訪談稿中的十個問題逐一進行了解答。工作人員從學理的角度分析,判斷好評返現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因為這只是一種營銷手段,當前不正當行為的法律并未涵蓋這一行為。但同時他也指出,好評返現行為雖然不屬于不正當競爭,但仍可能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張夢淋:好評返現新型炒信行為給消費市場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需要政府、電商平臺、商家和消費者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動消費市場健康發展。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遏制好評返現等炒信行為的蔓延,構建一個公平、誠信的消費環境。
張欣甜:“好評返現”是指網絡經營者為了獲取較好評價,以返回少量現金或給予購物優惠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其商品或服務作出“好評”的行為。表面上看,“好評返現”是經營者回饋客戶、促進消費的一種營銷策略,但實質上卻是以蠅頭小利誘導消費者作出虛假的用戶評價,欺騙誤導其他消費者。這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等合法權益,而且擾亂了正常網絡消費市場經營秩序,對電商信用評價體系造成破壞,涉嫌不正當競爭。
四、總結
本次社會實踐中,我們深入探討了這一市場現象背后的動因和影響。通過實地調查和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好評返現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家的銷量和口碑,但同時也引發了消費者對真實評價的質疑。實踐中,我們學習了如何運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去分析商業行為,并更加明白了誠信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這次實踐讓我們意識到,作為消費者,我們需要更加審慎地看待商品評價;作為商家,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計。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希望能夠在促進商業誠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