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津船揚帆,構建京津冀海外門戶
作為世界級人工深水大港,2018年天津港的船舶吞吐量就已突破5億噸。實踐團隊探訪天津航運核心的第一站——CSSC中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就坐落于天津濱海東疆港。7月18日,實踐團師生來到中船(天津),實地參觀研學。
CSSC前身天津新港船廠始建于40年代,隸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在六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造船技術與修理經驗。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以造修船為主,重型機械制造、海洋工程構造物制作、陸上鋼結構工程和焦化設備制造并舉,具有自身特色和競爭力的企業。
初入船廠,工作人員帶領實踐團沿廠區內寬闊的行道向海的方向一路前行。道路兩側整齊擺放著堅實龐大的各類造船零部件,遠遠望去,尚有船舶停靠岸邊,在海風與陽光中靜靜展現著獨屬港口城市海運重器的威嚴和魅力。
隨后,實踐團直入船廠“腹地”,探訪修船廠與資料辦公室。在工作人員的講述中,實踐團了解了船廠的歷史與發展,認識到天津港在船舶行業的從業人員眼中的極高地位與巨大能量。近年來,天津港勇于擔當肩負的責任,促進各類要素高效匯聚流動,為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核心引擎作用。



7月19日,“篤行遠航”實踐團師生聯系到天津市東麗區空港經濟區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來到實地研學第二站進行了參觀交流。
2019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正式成為全國第三大空鐵聯乘交通樞紐。“空港”地區十年發展,吸引了大量高精尖知名企業進駐。環境監測站就坐落于空港經濟區的諸多產業之間,其主要職能為區內環境監測綜合管理、企業排污監督性檢測及排污申報數據校驗等。
首先,空港環境監測站的主要責任人員以會議形式對實踐團師生進行歡迎與講解。執法大隊隊長在會上介紹了監測站的組織結構與工作職責,并與實踐團師生交流有關空港經濟區在天津發展的宏觀層面重要戰略意義;監測站的技術人員為實踐團成員進行工作方向、數據評估等技術層面的講解與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