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7月24日電(通訊員 孟高強)7月19至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信控學院星火志愿志愿者服務隊赴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關愛農村兒童暑期社會實踐團到臨潼區代王山任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為了深入了解鄉村教育的現狀以及推動鄉村教育的發展,以實際行動展開對山任村及周邊村落的兒童教育問題的調研,充分了解了鄉村教育問題的本源。
山任村是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代王街道下轄的行政村。走進山任村,極富特色的鄉風文明一條街映入眼簾,極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墻成為山任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實踐團成員頗為重視此次實踐。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強則國強,教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農村教育。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設施便利程度和經濟發展等因素,農村教育的發展和城市教育也存在著一些不同,國家也一直在助力農村教育發展和振興。
本實踐團由來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信控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我們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責任感,自發組成團隊并投身到山任村兒童教育問題的研究中。調研團隊成員們深知山任村兒童教育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希望通過真實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為改善山任村兒童教育狀況提供有益的建議。這次調研旨在挖掘鄉村教育中的創新實踐,并通過充分了解鄉村教育問題的本源,以期為鄉村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議。為此,實踐團深入鄉村家庭,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鄉村教育的現實挑戰和需求。同時,他們也將關注鄉村教育的發展趨勢,提出未來鄉村教育的倡議和建議。隊員們抱著虛心好問、不斷探索的心態,用青春之火點燃鄉村教育振興,獲得了村政府和當地村民的支持和認可。
實踐團由7月19日上午八點半集合,實踐團成員開始走訪兩條街道,兩百戶人家。實踐團主要采取了入戶調查的方式,大部分村民都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問卷調查,不少村民還自愿轉發電子版問卷到村民的社交媒體中幫助宣傳。
通過調查,實踐團發現在老年人群體發當中手機互聯網的普及度較低,絕大多數小孩對于電子設備的依賴性極強。在新農村,中年人普遍認為知識能改變命運。家長與孩子對于學校老師教學水平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老師的形象在家長心里普遍更好。其中家長們對于陜鼓小學的教學設施與師資力量感到滿意,且認為影響孩子學習程度的主要因素為老師的教育與引導,但是部分家長表達了對于課后孩子們的過多的需要家長主導完成的課后任務表達了不滿。家長對于現在教師將監督孩子學習責任過多推與家長的情況感到較為不妥,家長日常勞動抽不出身監督孩子,而且家長受限于文化程度也無法正確輔導孩子。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實踐團展現了積極的探索精神和責任意識。鄉村教育調研勢在必行,唯有深入了解,才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通過這次調研,鄉村教育的未來將因探索創新而更加光明。期待著調研團隊的努力成果能夠為鄉村教育的蓬勃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作者:孟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