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魁星白澤隊于赤坎古鎮司徒美堂紀念館門前合影
錚錚鐵骨戰輝煌
紀念館不大,約兩百平的房間里陳載著過去沉重的歷史。我們腳步放輕,不愿驚動隱居在此的偉大靈魂?粗鴫ι向暄训臅r間線,下排的文字凝固了司徒先生傳奇的一生。記的人感嘆,看的人傷懷,當年的圖景就像文墨滴入清水,緩緩地滲進我們腦間,我們已然開始幻想、開始追溯、開始緬懷。

司徒美堂傳奇一生時間線
開平赤坎古鎮有著兩大家族--關氏和司徒氏,開平遠近聞名的碉堡建筑模型安靜地佇立于紀念館中。當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廣東沿海地區人民紛紛飄揚過海謀取生路。14歲司徒美堂就帶著母親借來的50銀元出國闖蕩。他打工不忘學習,生活的壓力沒有擊垮他。他拜堂盟誓,加入三藩市洪門致公堂,在里面學習很多先進的革命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司徒先生在積累一定聲望后成立了安良堂,口號便是“鋤強扶弱、除暴安良”。我們看著畫像中先生深邃又智慧的眼神,仿佛看到了當年他毅然決然走上革命道路時,破除黑暗點燃自己以照亮前路的身影。
拳拳赤心為祖國
抗戰時期有人流躥逃亡、有人奮勇抗敵、有人從愛國熱血青年轉變成高喊“亡國論”的漢奸......多少人趨利避害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司徒先生一生踐行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堅定愛國意志。彩色的背景鑲嵌著過去的圖片,最虹麗的故事往往融在最樸素的色彩中。司徒先生婉拒日軍的漢奸之職機智逃離他們的軟禁,對國民黨腐朽的內核搖頭,在外大力陳述民族抗日現狀,并集資捐款。一處角落堆放著一些碎石,只見前面的標牌寫著“五年5400多萬美元、為抗戰捐款6900萬、車輛100、飛機三十、公債43億美元”。在現在看來都是巨額的數字,在當時的年代更是不必多說。司徒先生不慕名利不做官,一心只為守護中華民族的家園。他審時度勢,慧眼識人,堅定不移地選擇中國共產黨。司徒先生偉人的形象在我們心中逐漸豐滿。我們靜靜地看著眼前斑駁的碎土,垂眸默念“先生千古,懿德長存”。

沙石還原抗日戰爭年代
代代相傳心永恒
將軍巴頓曾言,“戰爭會造就英雄豪杰,會蕩滌一切污泥濁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戰爭。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讓自己的恐懼戰勝了責任感的人。責任感是大丈夫氣概的精華。”青春之美,美在自強不息。學習司徒先生的一生及其中蘊含的精神,有利于我們青少年更好地擔當時代大任,培養堅定的愛國愛黨思想。時間遠了,距離長了,所幸紀念館還在。它是我們新一代與偉人溝通的橋梁,愛國精神在此傳遞,思想的浪潮在此碰撞匯聚,歲月也無法侵襲它半分。悠悠歲月,時光清淺。新一代的我們會繼續努力,走訪紅色基地、賡續紅色血脈、講好紅色故事,不負時光,不負祖國的培養。正所謂,代代相傳心永恒。我們會把握好交接棒,奮勇直前直到安穩地交給下一代。魁星白澤隊還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