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影響產業發展
根據實踐隊員采訪調查得知,目前片區總面積為6228031.14m²,其中山地為4257354.62m²,居住用地為968671.51m²,工業用地為266668.00m²,可發展用地為736670.35m²。

圖為云頭崮社區土地利用類型分布餅圖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魯雨荷 制
目前整個云頭崮片區內共有企業21家,主導產業是以果樹、茶葉等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業。當地一位年邁的居民在采訪時這樣說道得:“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村里引進蘋果良種三萬多棵,,淘汰了果樹改種的優質茶樹,種植茶樹1000多畝,在之后我們這就一直種茶,很多人都認得我們這的茶葉,我們當地人也愛喝這些茶。”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當地在1997年后,引進自動變頻微灌系統,加高堤壩、增加水庫庫容,果園變成了“千畝”茶園。1998年,投巨資劈山填壑,修筑了5公里長的環茶葉園的水泥硬化旅游觀光大道。2002年,購進了全套年加工15000斤優質茶葉的先進加工設備,成立了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青島云頭崮茶葉有限公司”。其茶葉品牌在2002年全省名優茶評比中獲特優獎,在青島市第三屆優質綠茶評比中獲優質獎。
雖然本地種植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經營和品牌效益,經濟發展總體上有上升趨勢,但受土地資源和產業自身特點的限制,發展空間有限。

圖為實踐隊員與云頭崮社區居民進行采訪
完善社會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云頭崮社區致力于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社區內不僅有平坦又寬敞的水泥路,道路兩邊種植著綠化樹木,還分布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在舒適居民生活同時也改善了社區環境。
在走訪調查中,實踐隊員發現目前村民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當地居民多為中老年人。根據查詢資料得知,當地老齡化率超過20%,這為今后的勞動力保障、養老保障等社會問題帶來壓力。實踐隊員了解到,云頭崮社區積極承擔社會事業,不僅在新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上達100%到參保率,還為80—99歲長壽老人發放生活補貼,有困難的居民還可以申請臨時救助。

圖為云頭崮社區生活垃圾收集站
云頭崮發展建設道阻且長
實踐隊員對云頭崮村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該村實際人均年收入在6200元左右,雖然從數量上高于當地的統計資料,但進一步分析可知,云頭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在60%左右,實現小康的僅僅是一部分人群,離全面小康還有一定距離。
模糊的地域性質也是導致云頭崮地區發展緩慢的重要因素之一。云頭崮原屬純粹的農村地區,但隨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這個片區地域性質的判定變得復雜起來:從戶籍制度來說,該區是以農業人口為主體的農村地區;從行政區劃上說,三村都已劃為街道管轄,稱為社區;從地理位置與景觀來說,則又可以稱為城市邊緣區、城鄉結合部。
雖然當地現有種植業已經有一定的規模及品牌知名度,但當地缺乏多元化發展經濟來實現鄉村振興,產業單一,且發展不平衡,難以為村莊及其居民帶來更為可持續的發展機遇。可見,制訂今后的建設標準、確定發展目標非常必要。

圖為實踐隊員在云頭崮社區中心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