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為了了解身邊的紅色革命人物,學習革命傳統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緬懷革命先烈、鼓舞斗志前行。滁州學院赴蕪湖市烈士陵園小分隊于6月30日在安徽蕪湖市烈士陵園開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系列實踐活動。
上午7點,伴隨著和風細雨,成員們準時抵達蕪湖市烈士陵園進行參觀。初進展館,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黨章,隨后看到的是前言部分,通過前言部分成員們初步了解到在中國近代史上,蕪湖人民為了爭取國家獨立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與犧牲。紀念館的內部的墻壁上掛滿了革命英雄的偉大事跡,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渡江戰役。
伴隨著成員在歷史長廊中的前進,成員們來到了革命烈士李家發的雕塑前。
李家發,又名春生,安徽南陵人,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曾多次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被譽為“鐵腿通信員”,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1953年7月,在攻占主峰的戰斗中,為了給受阻的部隊掃清前進障礙,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地堡機槍眼,壯烈犧牲,年僅19歲。這位偉大的革命英雄詮釋了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什么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此刻,望著革命先烈在戰場中同仇敵愾的眼神,成員紛紛對革命英雄進行了鞠躬,表示致敬。
走出紀念館后,雨已轉變成濛濛細雨。
在參觀完紀念館后,成員們隨即來到的是烈士紀念碑前,高大的紀念碑巍然矗立在叢林之間,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這片安靜而美麗的青山有幸埋葬了這么多的烈士,成為了值得世人銘記的地方。
全體成員在紀念碑前默哀一分鐘,成員們靜靜的追思,深深的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一次次祭拜中.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的參觀和調研。實踐小隊的成員們充分了解到了蕪湖人民對革命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更是被這些先烈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所打動。小隊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的實踐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學習先烈們在改造社會、推進民族進步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可以激發人們的熱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操,還能增強共產黨員和新時代的青年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新時代新青年的一部分,小隊成員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斷開闊視野,擔當起時代的重任,共同努力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