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優秀傳統,繼承先輩精神——馬克思說的真隊】
為弘揚優秀傳統,學習先輩精神,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說的真隊隊員于1月16日來到高唐縣紀念廣場的人民紀念碑進行學習,瞻仰英雄人物、學習革命精神、發揚紅色文化。
高唐紀念廣場位于高唐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城路與濱湖路交叉路口西南角,廣場中部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碑高19.28米,寓意高唐谷官屯暴動發生在1928年。紀念碑的底座寬闊堅固,由960塊花崗巖疊砌而成,象征高唐縣面積960平方公里。底座分上下兩層,建有漢白玉護欄。紀念碑底部東面刻國徽,西面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南北兩面刻青松浮雕圖案。在紀念碑南面的空地上立有一組人物群雕,雕刻著以金谷蘭為代表的革命英雄人物。
首先,實踐隊員來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下。面對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隊員肅立哀默,悼念和緬懷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通過參觀學習,實踐隊員了解了革命先輩們為獲取中國解放的勝利而走過的艱辛歷程,為他們的堅定不移、誓死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深深感動。直入云霄的紀念碑,振奮著實踐隊員的心。參觀的過程也是經受精神文化洗禮的過程,隊員對先輩的敬仰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悟到傳承先輩革命精神的重要性。
隨后,隊員通過查閱互聯網的相關資料,了解到更多人民英雄的事跡,更加堅定了傳承英雄精神的想法。其中一位英烈的革命事跡讓隊員印象深刻,金谷蘭是高唐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和農民武裝的創建者。他曾奉中共黨的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為宗旨的農民組織“紅門”,創建了高唐縣第一個黨支部,并將“紅門”改為“紅團”,使其成為黨領導下的農民武裝。而后他在高唐、恩縣、夏津、武城一帶,創建黨的基層組織,發動農民武裝斗爭,并為之犧牲。廣場北面與英雄雕塑相呼應,建有一長方形花池,內植垂柳,象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時代需要銘記的記憶與文化,它承載著無以為數的革命英雄甘于奉獻、無私為民的精神,歷經時間的洗禮,仍熠熠生輝,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
本次的實踐活動,不僅是對英雄人物的緬懷,更是對先輩精神的傳承。參觀紀念碑,不僅使傳承優秀文化的種子深深地根植在隊員心中,也激勵著隊員進一步地弘揚革命精神、繼承精神傳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讓人民英雄的精神在新時代得到發揚和繼承。
撰稿者:閆靜茹
2023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