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不立。一進展館二樓,抗戰精神躍然眼前,這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漫步館內,朱德元帥使用過的同款駁殼槍、日本占領莒縣時的歷史照片、帶有“日照、嵐山”字樣的支那事變戰局地圖……一件件歷史文物,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那段“狼煙四起,熱血壯山河”的崢嶸歲月。正如詩中吟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論遭受無數磨難仍然堅挺,為了整個中國沖向前方,為了心中的報國之愿,必勝之心,毫不動搖,矢志不移的剛毅品格,剛正不阿的性情,為今天的幸福而無私奉獻。懷著愛國的信念,將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傳遞在每個人心中,涌起一股愛國的鏗鏘熱血,回想起一部部血流成河的場景,滿街的槍炮聲,一把把沾滿血的刀,深深的韻在骨子里,不斷的流淌出晶瑩的熱淚。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面對日本侵略者,無數英雄兒女義無反顧、視死如歸,他們將名字寫在美麗的山河大地,將青春定格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風云歲月,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民族奮斗、解放的道路。浸透無數英雄兒女的熱血。不可戰勝的承諾,鐫刻在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豐碑里。今天,當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回眸,追思那段浸透著血與火的崢嶸歲月,仍然感受到那種超越時空的強大力量和永恒價值。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當時光蕩去昔日戰爭的滄桑,抗戰精神依舊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成為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的精神基因和制勝密碼。銘記歷史,砥礪奮進。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新一代人民正繼承先烈遺志,賡續革命精神,在復興征途上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