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農學子三下鄉:黨建引領謀發展,青春助力促振興
邢生炎/文 帖子航/圖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赴荔“看來路,抬眼望”調研隊
遠處大棚排列整齊,田間冬棗掛滿枝頭,7月3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科學院赴荔“看來路、抬眼望”調研隊前往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趙渡鎮農戶家中調研冬棗銷售情況。冬棗種出了致富路,趙渡鎮的村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圖為調研隊員進入冬棗裝箱現場觀察冬棗銷售情況
冬棗種植作為大荔縣富農支柱產業,該縣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建基地、拓市場、創品牌,促進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當地棗農大大提前了冬棗成熟時間,搶“鮮”上市的鮮食冬棗,口感脆甜,備受江浙一帶客商青睞。目前,大荔縣冬棗栽植面積已達42萬畝,其中設施大棚40萬畝,總產量50萬噸,產值突破60億元。如何將這些高品質的冬棗更好地銷售出去,是當地棗農面臨的重大問題。
村里的農戶說:“過去,我們去集市上賣,去路邊擺攤,一天下來也賣不出十斤,隨著冬棗上市,我們又面臨著銷售問題,想想就犯難……”那些日子,村民經常為冬棗的銷售問題而發愁。
后來,村委班子商量討論,各顯神通,搭建冬棗批發市場、成立農莊冬棗專業合作社、建立大荔縣萬畝有機冬棗扶貧科技示范園等等,這樣一來,棗農的冬棗統一銷售,再加上“企業+農戶”“線上+線下”的模式,使整個冬棗產業每個環節每個參與者都在積極發力、相互協作、互惠互利,成為促進企農共同致富的重要引擎。一顆小冬棗串起的不僅是一條特色產業鏈,更是一條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
每一位實踐成員通過調研真切地體會到了一村富不是真的富,只有村村富才是真的富,這正是大家所期盼的共同富裕,我們也應該遵循習近平主席的諄諄教誨,“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當代青年應當把握新農村發展變化,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讓青春助力鄉村振興,為共同富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