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的結果必然是人口流動,農民工在背井離鄉尋富路,離田離土求發展的時候,絕大部分仍然把其子女留在自己的出生地,讓他們繼續在當地農村學校上學,從而就出現了“留守兒童”這個群體(指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并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兒童)。相對于有父母親在家的兒童而言,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親情關懷,在學習、生活、心理及人格的發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2021年7月份,我國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雙減”政策實施一年來,給我國教育改革帶來了重大影響,校外培訓機構無序擴張的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也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孩子的負擔減輕了,家長的責任卻更大了。相對于城市家長,大部分的農村家長由于無法長期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良好家庭教育的困境顯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