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淘金激活共富基因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為了探究麗水生態共同富裕,進一步了解麗水生態共富路,助力鄉村新發展。近日,麗水學院民族學院“山水淘金,激活共富基因”暑假社會實踐團隊通過走訪和實地調查,探尋麗水生態優勢轉化經濟動力,尋找共同富裕下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之路,以麗水先行為全國實現生態“高顏值”,發展“高質量”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共富路探路。
在指導吳老師的帶領下,團隊圍繞麗水生態的樣本意義,從多個角度出發,分組行動。一方面對麗水山耕和麗水山泉的經營和發展分別展開調查,通過與蓮都區品牌門店負責人、店員的交談和對街上市民的隨機采訪,了解以山耕為代表的麗水生態本土品牌的發展現狀。從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對于“麗水山耕”品牌大多數本地市民不夠了解,且品牌宣傳的形式過于單一。對此,我們認為線上宣傳方式不失為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
另一方面,團隊就麗水市如何更好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一問題,對麗水市發改委、蓮都區發改委和農業農村局也進行了采訪。團隊還訪問麗水學院兩山學院副院長朱顯岳,并請教了他對麗水經濟及生態發展道路的看法。通過對他們的訪問,我們了解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化面臨的“四難”問題。即“度量難、交易難、變現難、抵押難”問題。對于該問題我們認為加大力度推進“綠谷分”的使用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總體而言,通過本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更加深入了解了麗水市為全國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道路所作出的積極探索,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隊員們也切身的體會到了麗水市尋找共富之路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