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日韩成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电影

大學生校園網

大學生校園網

大學生校園網 > 社會實踐 > 社會實踐總結

南京農業(yè)大學暑期社會實踐:禾下生硒望,稻繪新篇章——皋稻青耘實踐團

發(fā)布時間:2025-07-21    閱讀: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背景下,科技賦能農業(yè)現代化成為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動力。2025年7月13日至15日,南京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皋稻青耘”實踐團9名本科生,赴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zhèn)合興村開展實地調研,聚焦富硒水稻產業(yè)發(fā)展現狀,探尋科技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的“硒”望密碼。
 
01.江蘇省如皋富硒水稻科技小院試驗田
    
7月13日,“皋稻青耘”實踐團成員共同前往江蘇省如皋富硒水稻科技小院,在駐院研究生團隊的指導下,系統調研了小院的運行機制、試驗設計及技術應用情況。據駐院的研究生介紹,科技小院所種植的十余畝試驗田劃分多組種植方案,并于今年10月收割后對比產量與成本效益。調研發(fā)現,合興村主要以“村集體所有+種植大戶承包”的方式主導土地流轉,部分農戶施肥仍依賴傳統經驗,養(yǎng)分精準調控成為制約產業(yè)提質增效的關鍵痛點。
 
(圖為駐院研究生介紹水稻生長情況 李佳供圖)
    實踐期間正值高溫季,水稻補水是關鍵。針對此氣候挑戰(zhàn),合興村采用統一補水、溝渠疏通及田埂加固等綜合措施,保障水稻生長水分需求,同時也為臺風防御奠定基礎,體現了規(guī)模化生產下的風險防控能力。

02.如皋市恒孚稻米農地股份合作社
    7月14日,實踐團深入如皋市恒孚稻米農地股份合作社,專題探訪當地富硒大米的品牌化運營模式。數據顯示,如皋市土壤硒含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獨特的地質稟賦為富硒農產品開發(fā)提供了天然優(yōu)勢。經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當地的富硒大米硒含量達 0.28mg/kg,符合國家富硒大米標準,已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品牌營銷方面,智能包裝流水線提升效率,恒溫倉儲+訂單農業(yè)模式使溢價率超50%,產品遠銷滬浙閩。管理升級至“八個統一”,育秧至包裝全鏈標準化。

(圖為合作社負責人向實踐團介紹當地富硒大米 趙子品 供圖)
 
03.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zhèn)合興村
    7月15日,實踐團全體成員共同奔赴合興村內的水稻田,深入農戶開展問卷訪談,走訪農戶50余家,填寫問卷報告20余份,發(fā)放近百份宣傳資料,聚焦技術痛點與增收需求。
分析村民需求可以得知,目前新型技術落地遇到挑戰(zhàn),硒肥效果穩(wěn)定性參差,施肥配比依賴經驗。此外,富硒大米的銷售渠道雖多元,但農戶期盼收益再提升。實用技術指導與穩(wěn)定銷售渠道成為了村民的共性需求,成本補貼政策亟待精準匹配。

(圖為實踐團走訪合興村種植戶 范泰宜 供圖)
 
    從精密實驗室到廣袤田野的跨越間,科技小院創(chuàng)新構建的 “四維協同” 機制正釋放強勁動能。政府部門牽頭制定的富硒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政策航向,南京農業(yè)大學科研團隊研發(fā)的富硒增效技術筑牢科技支撐,農產品加工企業(yè)與電商平臺形成的市場驅動鏈打通產銷梗阻,而農戶全過程參與種植標準制定與技術落地,則讓科研成果真正扎根鄉(xiāng)土。這種 “政府引導把方向、科研支撐強內核、市場驅動促流通、農戶參與固根基” 的協同模式,不僅讓學術論文的墨香浸潤泥土,更催生出可復制、能持續(xù)的鄉(xiāng)村振興實踐樣本。

(圖為實踐團在合作社前合照 郭劉洋 供圖)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子始終堅信:當稻穗謙遜地低垂頭顱,那是作物在傾聽大地深處的生長密碼;當金色田野在陽光下鋪展成海,這片承載著科技與汗水的土地,終將照亮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壯闊征程。以雙腳丈量沃土,以科技澆灌“硒”望——讓每一粒富硒稻米,都承載起農民的笑顏與鄉(xiāng)村的未來!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總結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南县| 常德市| 正蓝旗| 佛冈县| 利津县| 祁连县| 龙游县| 双鸭山市| 兖州市| 苗栗市| 綦江县| 宜兴市| 东兰县| 吉林市| 嘉义县| 上高县| 博野县| 阿瓦提县| 定日县| 色达县| 藁城市| 巴中市| 勐海县| 简阳市| 禄劝| 普宁市| 鄂托克旗| 新干县| 沧州市| 西宁市| 万载县| 华池县| 周至县| 应城市| 宽城| 门头沟区| 巴马| 南澳县| 丹棱县| 甘洛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