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的千古名村放坡村,因為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典故而得名,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放坡村以“紅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紅色領航”與“綠色發展”相結合,走出屬于放坡村自己的“黨建引領+紅色文化+鄉村旅游”的鄉村振興戰略道路,放坡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榮獲了諸多榮譽,包括“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廣東十大美麗鄉村”、“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角尾鄉先進基層黨組織”、“鄉村振興優秀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稱號。
在本次的三下鄉隊伍中,我擔任副隊以及宣傳組組長的角色,主要任務是統籌安排調研期間以及后續的宣傳工作,包括安排每天的拍攝任務,后期推文、視頻的制作以及新聞稿的撰寫。在調研期間,宣傳組的組員們都能發揮各自的長處,聽從安排,分工協作,雖然由于前期調研的節奏和方向比較混亂,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宣傳組原先的安排,但是大家都能夠及時的進行調整,靈活變通,與調研組通力配合,最終順利的完成了調研期間的宣傳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十分驚喜地發覺,大家無論是推文制作還是視頻剪輯都越來越嫻熟,推文和視頻的質量越來越高,同時新聞稿攥寫的語言表達和措辭也有一定的進步。記得在第一天召開組內第一次會議的時候,就有和大家強調過,希望大家能夠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以更高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爭取在調研期間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開拓視野,讓自己得到鍛煉。
特別遺憾的是,由于需要回校備賽的原因,此次的實地調研我只參加了兩天,后續的很多調研任務都沒有來得及參與,錯過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在調研的一天,為了對放坡村的基本情況做一個更加全面及詳細的了解,我們兵分兩路,一部分人赴放坡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訪談,一部分人跟隨廣州市南沙區派駐徐聞縣角尾鄉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與村委干部一起在村內進行走訪調研。經過集體的協調分工,我主要負責跟隨隊伍去放坡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訪談并協助完成訪談期間的宣傳任務。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通過與放坡村黨支部副書記黃李榮、村委委員林國濤和歷任村支書林望師的訪談交流,進一步了解了放坡村的實際情況以及發展定位。放坡村以旅游產業為主,漁業、鹽業、農業為輔,融合發展,現階段的發展目標是要逐步建設形成以“南極”為主題,以“珊瑚”為主線,以“民宿”為突破,以“漁耕”“生態海鹽”生活體驗為重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訪談結束以后,我們也在村委委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解了一些當地比較特色的地方,最后和走訪的大部隊會合在了阿sir咖啡店,與放坡村駐村第一書記馮磊進行圓桌會議。在會議上,馮磊書記認真解答了我們疑問和困惑,并給我們補充了許多關于鄉村振興的知識。其中幾個點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第一個是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五大重點,分別是防返貧監測、黨建引領、產業幫扶、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公共服務設施。第二點就是放坡村整體的教育觀念還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很多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后就沒有繼續深造了,直接出去工作賺錢養家。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很重要的一環,下一代人是鄉村發展的希望,普及和落實素質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新一代能夠深造愿意深造,才能培養更多的人才,才能改變落后迂腐的思想觀念,穩固鄉村振興的根基。我們本來想在萍子姐姐的幫助下為當地的青少年組織一場以教育觀念為主題之一的支教,但由于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最終也沒能實踐。

(圖為實踐隊與放坡村駐村第一書記馮磊進行圓桌會議。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鑫怡 供圖)
發展旅游業除了需要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同時也需要依托強大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提供優質的服務,而服務又可以主要分為交通、住宿、飲食、消費等四個方面。下面我也將從上述幾個角度出發,結合自身的感受和想法來分析一下放坡村旅游業的現狀。就調研期間所收集掌握的各種調研資料以及結合自己實地的觀察來看,目前放坡村的旅游業在繁榮的表象下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第一,在交通方面,放坡村目前的主干道只有一條,且比較窄,轎車只能單行,在客流量大的時候,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甚至引發交通事故,極大的影響了旅客的出行;第二,住宿方面,放坡村目前以民宿產業為主,村內民宿千姿百態,各有風格,為旅客提供住所的同時也傳遞了獨特的文化。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民宿出現,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而且大部分民宿都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卡在第二階段,服務水平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三,在飲食方面,放坡村的餐飲行業發展有所欠缺,沒有跟上民宿的發展水平,飯店餐廳比較少,而且衛生環境較差,無法提供優質的服務,也沒有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小吃街美食街,總之整體上看有待提高;最后,在消費方面,消費是旅游業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給旅客提供優質的消費服務,刺激消費從而獲取利潤。目前放坡村除了幾所小賣部,部分民宿的店的文創產品等等之外,可供消費的地方很少。文創產品太少,且沒有娛樂項目,無法進一步地刺激消費,帶動利益。綜上所述,放坡村的旅游業發展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消費項目,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是放坡村的招牌,吸引了旅客之后,下一步是要如何留住旅客和建立口碑吸引更多的旅客。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廣大大學生群體豐富假期生活、鍛煉自身能力以及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將當代大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骨干,指導其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社情、體察民情,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將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機結合,不僅能夠有效地緩解在鄉村建設中缺少優秀青年人才的緊迫情況,同時在完善高校教育,促進育人體系建設中也是極其重要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將先進的思想、知識和技術帶到鄉村地區,這是推動鄉村發展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放坡村黨群服務中心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家如 供圖)
(通訊員 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