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蒞臨淮河兩岸有著優厚的自然條件,九禾葡萄園更在當地的脫貧振興環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于是確定了實踐選址后,我們一行人便驅車前往。通過當地政府的幫助,我們聯系到了九禾采摘園的負責人,在說明來意之后,負責人很熱情高興地接待了我們。調研的當天早上天氣十分晴朗,在校門口集合完之后便坐上車出發,絲絲微風吹拂著路中駛過的小車仿佛在為我們的路程加油打氣。之后,在與負責人的訪談中,我們對葡萄園廠的種植作物規模以及葡萄種類與產量有了大致了解。又在他的帶領下,參觀了種植區域,觀察溫室大棚中各個種類的葡萄生長情況,并與技術人員和相關農民工訪談。
然而使我印象深刻的卻是與園內農民員工的談話交流,他們大多是因身體年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中老年人,僅有的少數年輕人也是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留于此地。選擇留在產業園內工作一是能夠有份收入,為家庭增添一份保障;二是得空還能照顧家庭。一開始,他們不懂技術、不懂如何招待游客,后來負責人自己出資請了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細心與耐心才成就了今天的他們。這也使我更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并不僅是大家為自己加油打氣的鼓勵之語,更是一代代農民工用自己的汗水與雙手所努力證明的箴言。
在各種新興互聯網行業飛速發展的當下,還有一群人選擇堅守家鄉,用自己樸實勤勞的雙手深耕傳統種植業,又有老一輩人長遠的格局,將傳統種植與新型技術結合,創新了農業與旅游業的關系。在這次之前,我原以為這里和從前見過的葡萄采摘園并無不同,也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但在這之后,我深深感概于代代人口中的脫貧乃至振興,并非只有深諳技術的青年人可以實現,每個人都可以為之出力,每個人都是脫貧道路上的見證者;也并非只有先進的制造業可以帶動當地經濟增長,只要結合當地特色,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經濟,傳統行業也可以為人民創造幸福家園。
最后,葡萄園廠主也對大家說到:“希望政府能加大支持力度,吸引一批、發展一批、茁壯一批鄉村企業,從而更好促進鄉村的振興。”
實地調研的時間似乎過得飛快,但此行我收獲滿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時代的青年人要將自己的熱血理想融入祖國的奮斗目標中,要不負重擔,不辱使命,將青春奉獻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實踐中,在更廣闊的舞臺實現理想。
葡萄園很大,大的容得下很多水果品種,大的容得下顏色各異的大小葡萄,大的容得下你我他這些來采訪的人員,大的容得下那些在農村沒有收入的老年群體與失業人員。那天,陽光很大,是的,很刺眼,但當我看到路邊那無名的一株向日葵時,看見它筆直地挺向陽光時,我笑了。是的,我靜靜地拿出手機拍下它,照片里的它,是自信又堅定,像我們這一行人中的諸多人,前方雖難,但心有陽光,前方也隱隱中透出了葡萄般的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