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南陽護城河碧波微漾,兩岸綠意盎然。為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號召,鞏固提升現有河道治理成效,南陽理工學院數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宛城古河煥新顏,青春志愿展豪情”社會實踐隊,在南陽市區護城河、梅溪河、溫涼河沿岸,開啟了一場為期十天的“守護行動”。
精細化清理,維護河道潔凈容顏
實踐隊成員身著統一服裝,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河道沿岸的環境維護工作中。他們采取分組、分時段的方式,沿著河岸仔細搜尋。隊員們手持垃圾夾和垃圾袋,不放過任何角落:有的細心撿拾散落在步道和草叢中的煙頭、紙屑、塑料包裝袋等零星垃圾;有的則利用長桿網兜,精準打撈漂浮在河面上的落葉、枯枝和少量漂浮物。對于一些被植被覆蓋或陷入淺灘淤泥的隱蔽垃圾,隊員們相互協作,合力將其清理干凈。在清理過程中,隊員們也適時向周邊散步的市民進行文明勸導,提醒大家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整潔環境。

圖為社會實踐隊員仔細清理河道邊垃圾。張玉晴供圖
全方位排查,筑牢水域安全防線
安全無小事。實踐隊另一項重要任務是排查沿岸公共安全設施的完備情況。隊員們沿著河岸線,逐一檢查救生圈、救生繩、警示標識等安全設備的配備狀況。他們認真記錄每一處設備的位置、完好程度,對于發現的救生圈繩索老化、個別警示牌字跡模糊或缺失等問題,都進行了詳細登記,并及時匯總上報給相關管理部門,為完善水域安全防護體系提供了第一手信息。這一細致的工作,旨在消除潛在隱患,進一步保障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
創意化宣傳,傳遞環保安全理念
結合專業特長,實踐隊還設計制作了圖文并茂的環保與防溺水宣傳手冊,并在河岸周邊的社區、公園進行發放,向居民講解維護河道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夏季防溺水的安全知識。同時,隊員們發揮藝術設計優勢,親手繪制了多塊富有創意和警示作用的趣味安全標語牌,懸掛在河岸顯眼位置。“水美需共護,安全記心間”、“清清河水映笑顏,平平安安每一天”等溫馨標語,既美化了環境,又時刻提醒著過往行人注意安全,深受市民好評。團隊還通過學院公眾號、短視頻平臺分享了活動紀實和知識科普,擴大了宣傳覆蓋面。

圖為社會實踐隊員懸掛親手繪制的創意安全標語牌。張玉晴供圖
成果與感悟:鞏固成果,青春擔當
經過多日的不懈努力,實踐隊所負責的河段環境得到進一步美化,安全設施信息得到有效更新。團隊成員小周在活動后分享道:“看到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后更加整潔優美的河岸,我們倍感欣慰。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維護良好的城市環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每個人的參與。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為鞏固家鄉的生態治理成果、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做點實事,感到非常有意義。”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護城河沿岸的環境品質與安全系數,更增強了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數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表示,將持續引導學生關注生態保護,用專業技能服務社會,為建設更美好的家園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王連偉 周嘉泰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