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實踐相結合,讓推普之風吹滿校園
自2018年起,教育部語用司聯合團中央青年發展部開展大學生“推普”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共吸引了三千多支團隊的近四萬名師生投身到推普實踐中來。今年實踐活動的規模和人數再創新高,為傳承中華優秀語言文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智力優勢和人才支撐。強國必強語,赤言隊結合師范類院校中文專業的教育背景,設立推普組專項負責語言文字相關教學活動的策劃執行,在基層支教中推廣普通話知識,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水平,切實充當了推普大工程中的小部件。
該如何讓推普之風吹滿星星中學的校園呢?赤言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在創新實踐中發展理論。支教前期,隊伍開設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語言文字推廣系列課程,如“悠悠甲骨、漫漫漢文”課程帶領學生深入體會漢字的形體構造與歷史演變;“詩行熠熠,詩性粼粼”課程通過詩歌吟誦和創作讓學生們感受詩之魅力;“鳳鳴鶴唳,正音正美”課程從聲母、韻母、聲調、音節入手,糾正學生們的發音問題……這些課程在內容上融會貫通,在邏輯上環環相扣,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漢語言文化的大門。
二、爭做實踐先鋒,讓推普教育更接地氣
為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讓推普教育更接地氣,隊伍同時設計了匹配度高、針對性強的實踐活動,推普游園會就是其中最具趣味性和啟發性的一環。本次活動圍繞“語言理論知識”與“語言技能實踐”雙主題,以游戲闖關為形式,旨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國語言文字,增加文化知識儲備,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增強綜合實踐素質,形成當地內生驅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大家能猜出這是什么成語嗎?”瞧,趣味推普游園會正在布置了彩色氣球的福體館大廳如火如荼地開展。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共設四個闖關打卡點,對應四種語言文字游戲,分別是“Emoji表情猜成語”“斷句大挑戰”“天馬行空”和“風云‘謎’布”,學生們可以到任意游戲攤位參與挑戰,挑戰成功即可在自己的赤言牌集章卡上蓋戳一枚,集齊規定數量的印章可以當場兌換小禮品。“老師,我想到了,應該斷句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我不留’”“‘最大的家’當然是‘四海為家’”,現場學生們熱情高漲,樂在其中,每一個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很多學生的集章卡上逐漸蓋滿了粉紅的戳,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志愿者老師肖曉彤說:“看見學生們都勇敢、自信、大方地展現自我、挑戰自我,把課堂所學和老師教誨銘記于心并付諸實踐,這就是我們下鄉支教的初心和意義吧!”歡樂的時光總是匆匆,持續兩個小時的游園會很快進入了尾聲,一位拿到獎勵的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說:“謝謝老師們精心準備的游園會,讓我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增加了知識儲備,提升了語文素養,感受到了漢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別樣魅力,推普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推普的實踐先鋒!”
三、落實推普核心,助力鄉村振興大業
任何教育都是潤物細無聲的,赤言實踐隊的志愿者老師們齊心協力落實推普核心,帶領學生們不斷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星星中學團委書記凌彬表示,此次三下鄉中,赤言實踐隊捧來顆顆紅心,點燃了中學生們的熱情和理想,結合我們當地教育現狀與文化特點的課程設置與活動開展讓我們的學生廣泛受益和全面發展。相信華南師范學子今后依舊能夠不忘初心,讓推普之風吹向祖國大地的更多角落,將青春力量源源不斷地注入到鄉村振興大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