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山東科技大學拾夢筑青團隊赴大山后村,進行實地調研,開展水質檢測工作,通過采訪當地村委會干部以及部分村民,掌握當地飲水以及供水情況后,對村內主要水源:直飲水、自來水、地下水、河水等分別進行取樣,并進行TDS值、PH值、余氯含量、電解判斷雜質等一系列檢驗工作。
在得出實驗數據及結果:“村內水質安全,但除直飲水外其他水皆不可直接引用”之后向村委會進行詳細匯報,同時逐個回答村民關于水質方面的問題,利用專業知識解決村民切實存在的生活難題。
大山后村位于煙臺市萊山區解甲莊街道,是煙臺市鄉村振興示范區的重點區域,辛安河流經村莊帶來了發展第三產業的優越條件,在國家推動鄉村振興政策的大背景下,政府扶持、地理條件和政策優惠使得村子富裕起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都得到提升。村內第三產業發達,畜牧、農耕產業也相對齊全,而水作為村民進行生產、生活、生存的基礎,安全質量也必須有所保證。
經調查,村民的生活用水依賴于地下水和自來水,直飲水源早在數年前就已在村內普及,日常飲水大部分依賴于直飲水,但仍有部分村民由于認知的局限無法認識到飲用直飲水的必要原因,即便經過拾青筑夢團隊成員的講解答疑,依舊有村民無法理解,由此看來,鄉村振興不止是村民經濟水品、生活質量的提高,更是村民教育水平、文化素養、思想水平的全面提高。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山東科技大學拾青筑夢實踐隊服務了鄉村人民群眾,見證了國家推動鄉村振興政策以來取得的累累碩果,感受到了隨著農村發展村民們逐漸提高的生活指數,同時,團隊成員更深切的認識到教育扶貧的重要性,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教育,難點同樣在于此,鄉村振興的路道阻且長,需要無數探索者去逐步開拓。這也堅定了團隊成員獻身于祖國偉大事業的決心,為團隊成員砥礪前行、繼續奮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