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疫情管控,本次支教活動改為線上+線下形式進行。對一些須要動手的課程,“葵花義夏”團隊在葫峰學校組織了手工器具的發放。

課程編排饒有特色。支教活動期間我們采取主講與助教的雙教學模式,根據志愿者的特長和小朋友的興趣所好,進行課程的編排,設計了自然教育、性教育、社區探索、繪本閱讀等一系列獨特的課程;同時,“葵花義夏”團隊還根據支教地方特色,制定了黨史課程、陸豐風箏課程等獨特的內容,致力于培養小朋友們的興趣、開拓小朋友們的視野。


上課期間,小朋友陽光開朗、積極向上,支教志愿者及時采納小朋友的意見,動態調整課程內容和課堂進度,增加了動手、游戲互動、自主發揮部分的環節。


支教期間,在“樹洞時刻”小朋友和志愿者相互袒露心聲,為支教活動建言獻策; ”社區探索”、”自我探索”、 ”家庭探索”開拓視野,打破孩子與家庭社區的壁壘,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家鄉,為鄉村振興賦能;手工課的風箏制作樣式天馬行空,“繪本閱讀”的延伸創作成果百花齊放;“垃圾分類”課程緊貼國家政策,普及識別垃圾種類、綠色環保的知識。同時,他們還對相對羞澀、頑皮的小朋友以平等溝通的態度,采取客觀評價、尋找原因、將心比心到最后化解心結的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循序善誘,希望能對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成長做能力之內的幫助。

在支教的最后,“葵花義夏”團隊舉行了結營儀式。為在支教期間表現突出的小朋友頒發獎狀,各支教義工總結支教感受,對小朋友們留下真摯的寄語。
風雨無阻,篤行不怠,向日葵天使始終堅持“我們不是做好事,是把事情做好”的公益理念,后續將持續開展包括支教活動在內的諸多公益事業,更好地助力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有關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要求,以公益事業的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為社會公益事業奉獻向日葵天使力所能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