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師生探索數字經濟新發展
2025年恰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周年。近日,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字中國”社會實踐調研隊奔赴深圳、杭州、武漢、北京等地,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變革與管理創新”開展專題調研。實踐隊深入走訪16家高新技術企業,涵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全面探尋數字技術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實踐。
在深圳,實踐隊實地調研了榮耀終端、云天勵飛、海柔創新科技等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并探訪深圳科創學院等創新孵化平臺。隊員們通過體驗端側大模型服務、觀摩倉儲機器人生產線,切身感受到科技企業在核心領域的突破與創新。在武漢,調研隊重點考察了華中數控、比亞迪、TCL華星光電等企業,從“中國大腦”數控系統到“綠色智造”生產線,見證了“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態勢。
在京調研期間,美團、百度等企業負責人向同學們介紹,通過自動駕駛大模型、智能配送算法等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實踐隊還走訪了京東智能倉儲、金風科技運維平臺等數字化應用場景,深入了解了AI技術在供應鏈管理、新能源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在杭州調研中,通過調研螞蟻集團、阿里云等企業,從普惠金融到云計算服務,全方位領略了數字經濟生態系統的構建路徑。
實踐隊伍指導老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林青表示,本次調研中,同學們深入一線,見證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科技、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切身感受到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強勁動能,期待本次調研成果能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管理變革、產業升級提供有益參考,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注入青春智慧。
“阿里云‘算力即服務’理念,革新了我對資源調度的認知,讓我看到AI重塑行業格局的潛力。”實踐隊員龍文昕談到,這次實地走訪,她真切觸摸到人工智能賦能管理的“真實脈搏” 。
實踐隊員劉夢妍分享感想時表示:“此行收獲滿滿,從企業流程重塑的效率突破,到社會價值創造的溫度延伸,我們深切感受到數字中國建設中‘智’與‘情’交織的澎湃動能。”
據悉,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字中國”社會實踐項目自2021年啟動以來,已連續開展5年,足跡遍布全國二十余個城市,參訪企業超百家,持續追蹤數字經濟前沿動態,以青年視角建言數字經濟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武大力量。
。ㄍㄓ崋T:姚夢萍、王紫璇、李銘)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