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窯火琉光實踐隊前往淄博陶琉博物館,開展琉璃文化探尋活動。實踐隊通過參觀館藏、體驗制作、訪談匠人及志愿服務等環節,全方位接觸琉璃文化,助力傳統技藝傳播。
當日上午,實踐隊與4名小朋友組成參觀小組,在專業講解老師帶領下開啟館藏瀏覽。為擴大傳播范圍,隊員全程開啟直播講解,讓線上觀眾同步了解琉璃展品背后的歷史故事。講解老師結合專業知識,系統介紹了各時期琉璃器物的工藝特點與文化背景,使隊員及線上線下參與者直觀感受到琉璃制品承載的歷史積淀。
隨后,實踐隊參與琉璃小掛件制作體驗。在匠人指導下,隊員們按流程操作:選取琉璃棒后,在1200℃高溫下將棒頭燒制成圓球狀,用特制葫蘆夾塑形中段細處;再用料棒粘連葫蘆粗端,以噴火槍加熱細端,待琉璃融化后拉拽分離;隨后將細段燒制成球狀,用鑷子夾出葫蘆把,最終經沙盤冷卻、穿繩成墜。看似簡單的工序實則對操作專注度要求極高,需通過持續轉動維持琉璃形態,全程充滿實踐挑戰。
制作結束后,隊員們對琉璃匠人進行訪談。針對“為何能長期保持對琉璃燒制的熱情”這一問題,從業多年的匠人表示,自己初中畢業后便投身該行業,創作中的創新空間是堅守的核心動力:“每件作品都能融入個人想法,琉璃成為表達自我的載體,這種無限變化帶來的新鮮感,讓工作始終充滿吸引力。”
下午,實踐隊轉為志愿者身份,在博物館內為參觀者提供服務,包括講解琉璃知識、指引參觀路線及協助工作人員處理日常雜務。通過服務實踐,隊員們進一步深化了對琉璃文化的理解,也為文化傳播貢獻了實際力量。
此次活動通過“體驗+傳播”相結合的方式,讓實踐隊員深入感受琉璃技藝的傳承價值,同時借助多渠道傳播擴大了傳統工藝的影響力。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