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匯演綻風采,鄉土文化煥生機。
本次文化節共8個節目,分別由服務隊與當地青少年共同演繹,以表演展現鄉土活力與文化底蘊。為籌備這些節目,隊員們利用休息時間,結合當地青少年的特點反復打磨編排,從動作設計到臺詞調整,耐心指導每一個細節。開場舞《相親相愛》中,隊員們手牽手圍成同心圓,用舞姿傳遞民族團結的溫情;武術表演一招一式剛勁有力,展現鄉村少年的昂揚精氣神;朗誦《祖國,我為你自豪》以稚嫩童聲告白家國,真摯動人。


圖為武術表演現場 郭佳晨攝。
紅旗飄飄間,情景劇《烽火小英雄:雪峰山的號角》重現紅色歷史,喚醒在場觀眾的紅色記憶;土家族擺手舞中,少年踏著傳統節奏翩翩起舞,盡顯土家文化魅力。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改變自己》《我愛你中國》《如愿》串燒,將氛圍推向高潮,歌聲里既有青春的朝氣,又包含著大家對鄉村發展的熱忱與期待。


圖為《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合唱 郭佳晨攝。
成果展區藏巧思:科技文化相融合。
匯演之外,成果展區同樣引人駐足。“籬笆公約”、彩繪石頭、“成長樹洞”信箱、紅色主題手抄報等展品,皆是服務隊與青少年們連日來的實踐成果。VR眼鏡陳列一旁,戴上即可觀看服務隊為白溪關村特別拍攝的視頻素材,讓家鄉文化在村民心中再度鮮活;照片展則通過AI修復老照片技術,復原青少年與家人間的珍貴記憶,以科技助力文化傳播。
此外,隊員們的書法作品亦點綴其間,親手制作的書簽贈予孩子,現場互動溫馨。這些成果不僅是實踐的見證,更讓大家看到,服務隊的到來為當地青少年兒童帶來了別樣成長,為鄉村振興筑牢根基,也凝聚著服務隊與村民們的深厚情誼。


圖為服務隊成員與當地青少年合影 張慧敏攝。
溫情告別盼重逢:實踐印記助振興。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隊員們與所有青少年在表演臺上牽手同唱,文化節在《送別》的旋律中落幕。最后的班會上,服務隊為孩子們分發大禮包,“老師,我以后來長沙找你”“這是送給你的禮物”等話語與淚水交織,大家相擁合影,約定共赴美好明天。這場告別背后,是服務隊留下的一串串實踐印記:教當地青少年使用AI修復的紅色老照片并將照片贈送他們;共同繪制的“籬笆公約”被貼在村活動中心墻上,成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彩繪石頭、生態瓶、紙橋等等,這些印記終將成為鄉村生長的養分,助力白溪關村在振興之路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圖為“鄉村科技文化節”大合照 張慧敏攝。
此次“鄉村科技文化節”的落幕,不僅是“望山”青禾服務隊在白溪關村的短暫告別,更是白溪關村文化振興的新起點。服務隊帶來的科技手段與文化活力,已悄然融入鄉村肌理,青少年們在活動中收獲的成長與信念,將轉化為建設家鄉的內生動力。未來,這些實踐印記將持續發酵,推動白溪關村在科技引入、紅色傳承、青少年培養等方面不斷探索,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