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社區,7月23日——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AI工具正逐漸成為基層工作者提升效率的得力助手。今日,一場名為“AI雙劍合璧:PPT與視頻智能生成”的宣講活動在中正社區火熱開展。活動由煙臺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智匯益行”社會實踐團隊主辦,旨在通過DeepSeek與Kimi的結合應用,幫助社區工作者快速生成高質量PPT,并利用AI視頻工具輕松完成宣傳視頻制作,解決基層工作中內容創作耗時長、技術門檻高的難題。
在社區工作中,PPT是會議匯報、政策宣傳和活動展示的重要工具。然而,傳統PPT制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內容整理、排版設計和動畫調整上,對非專業人員來說尤為困難。為此,“智匯益行”團隊向中正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了如何利用DeepSeek與Kimi兩大AI工具協同工作,實現PPT的智能生成。
DeepSeek:擅長信息檢索與結構化整理,可快速生成內容大綱。Kimi:具備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排版優化能力,能根據DeepSeek提供的內容自動生成美觀的PPT頁面。宣講人員現場演示了如何用DeepSeek輸入“生成一份關于社區夏季防火安全的PPT大綱”,AI迅速輸出了包括“火災隱患”“逃生指南”“應急電話”等章節的結構化內容。隨后,將大綱導入Kimi,并指定“風格簡潔、配色以紅黃警示色為主,每頁配一張示意圖”,短短兩分鐘,一份專業級的PPT便自動生成。
團隊強調,AI生成PPT的效果取決于指令的清晰度。例如:模糊指令:“做個社區活動匯報PPT。”生成的PPT可能過于籠統。高效指令:“生成10頁PPT,包含活動目的、參與人數、精彩瞬間照片輪播、居民反饋摘錄,風格溫馨,使用社區實景照片作為背景。”現場一位社區工作人員嘗試輸入:“制作一份垃圾分類推廣PPT,需要數據對比圖表、動畫演示分類流程,風格活潑。”AI迅速生成了一份圖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引得在場人員連連稱贊。
除了PPT,視頻制作也是社區宣傳的重要環節。傳統視頻制作需要腳本、拍攝、剪輯等多道工序,而AI工具的引入讓這一過程變得極其簡單。團隊展示了如何用AI視頻工具(如剪映AI、即夢AI等)輸入文字腳本,自動生成完整視頻。例如:輸入指令:“生成一段45秒的社區防汛宣傳視頻,風格嚴肅但不恐慌,包含暴雨動畫、避險路線地圖和社區聯系電話,背景音樂緊張感適中。”AI立即輸出了符合要求的視頻,包括動態字幕、配樂和轉場效果。
修正調整:若初次生成不理想,可通過補充指令優化,如“背景音樂太沉悶,換成輕快的鋼琴曲”“字幕加大,用紅色突出關鍵信息”。模板活用:推薦使用內置“社區常見場景”模板,如“節日活動”“政策解讀”,替換文字和圖片即可快速生成新視頻。社區工作人員分組嘗試制作“暑期防溺水教育”視頻。李阿姨最初輸入“做個防溺水視頻”,結果較籠統;在志愿者指導下,她補充指令:“加入卡通形象演示安全游泳動作,字幕用黃色突出‘禁止野泳’”,第二次生成的視頻立刻符合需求。青年干部小陳則通過指定“包含居民活動照片輪播+倒計時動畫”,30秒內完成了以往需半天的工作。
活動尾聲,社區主任王女士感慨道:“以前做個宣傳視頻得找專業公司,現在自己動手幾分鐘就能完成,AI真是基層工作的‘神器’!”團隊負責人張同學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替代人工,而是用技術減少重復勞動,讓社區工作者有更多精力服務居民。”
未來“智匯益行”團隊宣布將以中正社區為起點,開展系列行動:擴大培訓范圍:針對老年人、物業人員等不同群體定制課程。優化工具適配:聯合學院開發更符合基層需求的簡易AI工具,內置社區常用模板。搭建交流平臺:成立線上社群,分享案例,持續優化AI應用體驗。
正如團隊標語所言:“讓技術縮短距離,讓創意觸手可及。”這場在中正社區的AI實踐,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點燃了基層數字化創新的火花。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普及,社區宣傳與服務工作必將迎來更智能、更高效的新時代。
作者:齊飛羽 來源:煙臺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智匯益行團隊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今日,一場名為“AI雙劍合璧:PPT與視頻智能生成”的宣講活動在中正社區火熱開展。
7月23日,山東理工大學生命與醫藥學院澤被未來實踐團走進泰苑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濕地生態保護科普活動。通過知識講解、科學實
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循“蒙”而行實踐團赴平邑縣中平藥業開展社會實踐
2025年7月17日,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向客之音”突擊隊赴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河田鎮陸河實驗學校(高砂校區)開展廣東大學生志愿服務
2025年7月23日,河圖之“Mg”暑期社會實踐團社區微生態賦能行動持續推進。實踐團成員不僅詳解污水凈化原理、帶領同學們動手制作凈水瓶
2025年7月14日至17日,福建醫科大學藥學院碩博研究生服務團——“小藥箱·大健康”篤行實踐隊深入漳州市南靖縣,開展以“健康人生,綠
7月13日,“智測山河,繪護綠洲”實踐團隊在黃河入海口濕地開展關鍵的影像解碼工作。通過將無人機航測影像與20個實地樣方數據深度融合
“智測山河,繪護綠洲”實踐團隊于7月11日前往黃河入海口濕地,開展生態保護監測與調研活動。團隊通過無人機航拍、影像分析等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