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黃河入海口濕地薄霧中,“智測山河,繪護綠洲”實踐團隊攜專業設備開展監測,開啟與濕地守護者的代際對話。
實踐小組走訪附近場地,向當地居民、實地工作者詢問關于濕地變化后的影響變化,居民反饋 “水變清”“鳥變多”,綠化增加,印證濕地生態向好。在保護區,通過與老一輩守護者的筆記本記錄、年輕工作人員的技術應用交流,感知不同年代守護方式的傳承與革新。
監測工作中,實踐小組先依據濕地地圖及前期調研,劃定含多樣植被生長區與鳥類棲息地的重點監測區域。隨后,操作無人機按預設航線航拍,高清設備多角度采集濕地影像,精準記錄植被分布與生長狀態。
航拍數據導入影像分析儀后,成員運用專業軟件完成去噪、色彩校正等預處理,再通過特征提取技術,識別植被顏色、紋理、形狀等關鍵特征,以此判斷生長狀況。
實踐小組向保護區工作人員分享成果,演示航拍流程,解析影像特征與植被生長的關聯,雙方圍繞影像服務保護實踐展開探討。以技術賦能濕地保護,搭建起科技與實踐的溝通橋梁,助力黃河入海口濕地守護工作。
作者:劉穎 來源:山東建筑大學測繪地理信息學院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循“蒙”而行實踐團赴平邑縣中平藥業開展社會實踐
2025年7月17日,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向客之音”突擊隊赴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河田鎮陸河實驗學校(高砂校區)開展廣東大學生志愿服務
2025年7月23日,河圖之“Mg”暑期社會實踐團社區微生態賦能行動持續推進。實踐團成員不僅詳解污水凈化原理、帶領同學們動手制作凈水瓶
2025年7月14日至17日,福建醫科大學藥學院碩博研究生服務團——“小藥箱·大健康”篤行實踐隊深入漳州市南靖縣,開展以“健康人生,綠
7月13日,“智測山河,繪護綠洲”實踐團隊在黃河入海口濕地開展關鍵的影像解碼工作。通過將無人機航測影像與20個實地樣方數據深度融合
“智測山河,繪護綠洲”實踐團隊于7月11日前往黃河入海口濕地,開展生態保護監測與調研活動。團隊通過無人機航拍、影像分析等科技手段
2025年7月22日,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提燈傳宿火·安本護家國"社會實踐隊隊員王欣丫深入內蒙調研湖泊安全。
西北師大美院“彩繪青春”實踐團隊,7月11 - 16日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石海景區,開展“繪夢積石山,共筑鄉村美”墻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