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文化傳承與精神滋養的脈絡,實踐隊首先來到夏都文物文化文創展廳,系統了解夏縣的考古發現、非遺技藝,以及 “四張名片”“五大文化” 等特色成果。透過夏墟文明展區的實物陳列與特色文創展品,隊員們直觀感受到 “一園三區兩福地” 的文旅規劃布局,切實體會到夏縣以文化賦能產業、用創新激活傳統的實踐路徑。

離開展廳,實踐隊漫步于司馬溫公祠,觸摸先賢精神與廉政內涵的肌理。司馬光耗時十九載編撰《資治通鑒》的堅守如磐石般動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箴言傳遞深刻警思。這既是治家傳世的智慧凝練,更是為官者照見初心的廉政鏡鑒。凝視祠堂中記載的清廉生平,其以儉修身、以廉從政的精神跨越千年時光,悄然深植崇廉尚儉的信念。

隨后,實踐隊在介子推文化園駐足,深入感悟其忠孝精神與廉政品格。介子推“割股啖君”的赤誠,展現對家國的深沉擔當;功成身退、拒受封賞的選擇,以 “不言祿”詮釋不慕名利、清正自守的境界。循著其隱居綿山、寧死不屈的事跡,這種將忠誠融入血脈、以廉潔堅守底線的品質,成為涵養青年責任擔當與紀律意識的精神富礦。

此次夏縣文化探尋之行,實踐隊既觸摸到文旅融合的清晰脈絡,也汲取了先賢精神的深厚養分。從感悟廉政忠孝內涵到明晰文化傳承路徑,隊員們以青春腳步丈量歷史厚度,用專業視角探尋傳承密碼,生動詮釋了歷史文化傳承與青年實踐融合的蓬勃力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