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譽遠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實踐隊員們系統學習了中醫藥數千年的發展歷程,并重點參觀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展示區內陳列了多種珍貴中醫藥古籍和藥材標本,其中“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等經典名方和珍貴藥材標本令隊員們印象深刻。通過講解員的介紹,隊員們深入了解到無論是藥材的鑒別、方劑的配伍,還是制藥的工藝,都建立在大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資料,比單純的理論講解更能幫助實踐隊員們理解中醫藥的實際應用。
隨后,在中醫藥歷史文化廳,實踐隊員們觀摩了"針灸銅人"的教學模型。這件古代教學器具表面精準標注了354個穴位名稱,每個穴位都配有可開閉的小孔,內部完整呈現經絡走向和臟器結構。據講解員介紹,這件銅人是古代醫學考試的教具,考生需準確刺中指定穴位,銅人體內的水銀才會流出,其精巧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古代中醫注重實踐的教育理念和"以用為本"的教學智慧。

最后的品嘗體驗環節,隊員們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近距離觀察了中藥大蜜丸劑型的傳統制作技藝,并親自品嘗了 “定坤丹”、“六味地黃丸”等經典名方,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從抽象概念變成了具體味覺感知,對傳統醫藥學的理解也得到了顯著深化。這種沉浸式的學習方式,讓中醫藥知識變得真實可感,也讓隊員們切身感受到傳統醫藥文化的獨特價值。

此次實踐活動為隊員們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會。通過實地學習和親身體驗,隊員們不僅對中醫藥的臨床應用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也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隊員們紛紛表示將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為中醫藥的數字化傳承做更多探索。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