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渚鎮的“跳五猖”歷史源遠流長,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源于胥河沿岸村民對西漢治水英雄張渤的深切紀念,以及對風調雨順的美好祈愿。作為富有特色的民間儺舞,“跳五猖”憑借獨特的藝術形式與深厚的文化內涵,于2014年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非遺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圖 1 館長介紹五猖頭套
實地觀摩表演時,陣法變幻多樣,一招一式都蘊含著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哲理。從"五行相克陣"中剛柔并濟的攻防轉換,到"四象護生陣"里青龍白虎的呼應騰挪,舞者們通過步伐與手勢的變化,將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演繹得淋漓盡致。這一古老的民俗表演,歷經五百余年歲月的洗禮與沉淀,至今仍散發著古樸厚重的氣息。


圖 2 五猖表演
此次調研之行,巢湖學院"赴梅渚鎮兒童教育幫扶團"成員深刻感受到了梅渚鎮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與不懈努力。我們滿懷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跳五猖”能夠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讓這一古老的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