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積極響應國家加速智慧農業發展、深化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賦能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下,廣州新華學院河源智慧農業社會實踐隊于7月18日踏上了前往柳城鎮下壩村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的探索之旅,與農場負責人蔡楚杰經理進行了一場富有成效的深度對話。

突擊隊隊員與無人農場蔡楚杰經理(左一)溝通交流
蔡經理以其深厚的行業洞察力和專業知識,為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幅航天絲苗米這一現代農業瑰寶的璀璨畫卷。作為科技與農業完美融合的典范,航天絲苗米不僅承載著對優質水稻品種的極致追求,更融入了航天誘變育種的尖端科技,讓每一粒米都蘊含著太空探索的奧秘與自然的饋贈。其米粒細長如絲,色澤晶瑩,口感上既保留了傳統稻米的香糯,又增添了令人愉悅的嚼勁,深受市場青睞,成為高端稻米領域的璀璨明星。

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產品——萬綠湖航天絲苗米
在蔡經理的引領下,我們深入種子冷藏庫,親眼見證了科學溫控如何精心呵護每一顆種子的遺傳潛力與生命活力。他詳細闡述了航天絲苗米獨特的種植周期與高效管理模式:一年兩熟的種植制度,上半年精心培育的26至28天育秧期,與下半年高效縮短至15天的快速生長,無不彰顯著現代農業的精準與高效。無人插秧機的引入,更是將人力從繁重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實現了插秧作業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

蔡經理帶領突擊隊隊員參觀育秧棚
隨后,我們跟隨蔡經理的腳步,見證了從金黃稻田到餐桌佳肴的華麗蛻變。水稻在最佳水分含量25%~28%下被精準收割,隨即進入精細的烘干流程,這一過程通過精確控制溫度、濕度與干燥速度,確保了水稻的品質與安全儲藏。烘干后的稻米,水分精準調整至14%,隨即進入冷庫進行緩沖處理,為后續的精細加工與精美包裝奠定了堅實基礎。隨后,經過精細的碾米工藝與精美的包裝流程,航天絲苗米成品脫穎而出,即將涌入市場,流通至千家萬戶。

突擊隊隊員參觀萬綠智慧無人農場冷庫
此次實地探訪,不僅讓我們對現代農業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有了更加直觀而深刻的認識,更深刻體會到了科技在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蔡經理的分享不僅為我們揭開了無人農場神秘的面紗,更為我們探索未來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靈感。

突擊隊隊員與萬綠智慧無人農場負責人王鍵寬(左三)、經理蔡楚杰(左二)合影
作者:張曉銣 來源:廣州新華學院河源智農社會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