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志愿服務條例》指出,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活動由實踐小分隊同社區服務人員共同舉辦,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遞社會正能量,營造和諧溫馨的社區氛圍,使青年學生在志愿活動中了解社會實際、服務人民群眾、增強時代責任感。
在展開社區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實踐小分隊展開了學生作業輔導、上門宣傳反詐知識、清掃街道與綠化美化、上門普及健康常識、幫助社區老人融入數字化社會這些方式進行服務。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一、環保行動,守護綠色家園
在淮南市田家庵區,為了讓社區居民擁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來自滁州學院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的志愿者計劃并組織了一場清掃街道、美化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他們手持著掃帚和簸箕,在社區內對街道進行清掃,并開展綠化美化活動,他們穿梭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不怕臟、不怕累,認真細致地清理著路面、綠化帶中的煙蒂、紙屑、塑料袋等垃圾,用實際行動呼吁居民共同維護社區環境衛生,守護集體共同的綠色家園。志愿者們分組行動,確保每個角落都得到了清理和美化。
二、作業輔導,豐富學生知識
為了減輕社區內孩子們暑期學習的壓力,實踐小分隊計劃設立臨時學習輔導站,向社區內的相關工作者申請了一個安靜且舒適的室內環境,為社區的中小學生們提供作業輔導和學科知識講解。實踐小分隊的成員耐心解答孩子的問題,并以輕松詼諧的教授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惑,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體會到了學習的趣味性。

圖為實踐小分隊成員在為社區學生解答學習上的疑惑。姜雅琦 供圖

圖為實踐小分隊成員輔導社區學生的作業。段雅璐 供圖
三、宣傳反詐,守護居民“錢袋子”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因此,實踐小分隊計劃組織成員們上門為居民們宣傳反詐知識。志愿者將通過發放宣傳資料、上門親自講解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居民們的防騙意識,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和青少年,志愿者更加耐心地向他們普及了識別詐騙電話、短信、網絡鏈接等常見詐騙手段的方法,并詳細講解了遇到詐騙時應如何快速報警、止損的應對措施。

圖為實踐小分隊成員為社區居民宣傳反詐知識。段雅璐 供圖
四、健康科普,關愛居民健身心在關注居民財產安全的同時,實踐小分隊也沒有忽視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是每個人都關注的話題,為此,實踐小分隊成員特別邀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同他們一起提前了完成簡潔易懂但涵蓋豐富健康知識的健康宣傳資料,共同開展了上門普及健康常識的活動。志愿者們深入居民家中,向居民們介紹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以及日常鍛煉的好處等,并根據詢問居民的個人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咨詢和建議,引導居民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掌握科學的保健方法。特別是對于老年人,志愿者們更加耐地為他們講解,幫助他們了解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圖為實踐小分隊上門為居民科普健康知識。姜雅琦 供圖
五、智慧助老,搭建數字橋梁在數字化時代,如何讓老年人也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成為了社區關注的焦點。實踐小分隊成員組織為社區老人提供數字設備的使用培訓,主要教授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網絡購物、在線醫療等方面。志愿者們耐心指導,手把手教學,幫助老人們逐步掌握這些新技能。通過他們的努力,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嘗試使用智能手機,享受到了數字化生活帶來的便捷與樂趣。這不僅拉近了老人與社會的距離,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時代的脈搏。

圖為實踐小分隊成員為老年人展開數字化培訓。姜雅琦 供圖
六、志愿服務,傳遞社會正能量此次志愿服務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全方面的健康意識和知識儲備,更在社區內營造了一種“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實踐小分隊一行人在推進志愿活動的同時體會到了社區志愿工作的不易,深刻體會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磨礪了意志和能力。許多居民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非常實用,讓他們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和關懷。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居民體會到志愿服務的重大意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社會正能量。
展望未來,實踐小分隊的這次志愿活動將深化社區內的志愿服務工作,促使社區工作者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努力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優質、貼心的服務。相信在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淮南市田家庵社區將成為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和諧的幸福家園。
通訊員 李子雯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