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目標
(1)短期目標:完善設施,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與品牌知名度。
(2)中期目標:形成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拓展國內外市場。
(3)長期目標: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意農業產業園區,推動區域經濟全面發展。
二、實踐時間
2024年7月21日
三、實踐地點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的錫伯創意農業產業園(稻夢空間)
四、實踐內容
(一)園區參觀與設施考察
實踐團參觀了稻夢空間產業園的各個區域。園區內精心打造了形態各異的稻田畫,從空中俯瞰,美輪美奐,如童年回憶、人物肖像等,令人嘆為觀止。同時,園區配備了完善的游客服務設施,如觀光小火車、秋千等

(二)農業體驗
為了更深入地感受農業生產,實踐團參與了一些農業體驗活動如捕魚,投喂小動物等。還了解了關于一粒米的故事。
(三)產業發展
通過與園區負責人的交流,我們了解到稻夢空間產業園通過農業與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實現了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致富,還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繁榮。同時,園區積極引入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不斷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四)與工作人員和當地居民交流
與園區工作人員交流,了解產業園的發展規劃和面臨的挑戰
五、實踐收獲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此次實踐,我們學到了豐富的農業知識,包括水稻種植、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等方面。了解了稻田畫的形成過程離不開科學技術以及創作者的智慧。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思想與認識
深刻認識到農業是國家的基礎產業,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也意識到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科技創新、文化傳承和產業融合的協同推進。
(三)社會責任感
增強了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決心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實踐總結與建議
(一)總結
本次稻夢空間產業園的社會實踐讓實踐團受益匪淺,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讓我們對農業產業有了全新的認識。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深刻感受到了稻夢空間產業園在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鄉村振興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認識到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解決出現的問題,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希望有更多的創新模式能夠為農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建議
1.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生產與旅游服務設施,改良灌溉系統、增設休閑設施。
2.產品開發: 依托產業園開發與錫伯文化相關的特色農產品及文創商品,如特色手工藝
品、有機食品等。
3.市場開拓: 構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擴大產品銷售渠道。
4.人才培養與引進: 與高校合作,設立實習基地,吸引專業人才。
5. 加強園區的宣傳推廣,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三)基本思路與方法:
1.整合資源: 利用當地文化與自然資源,打造特色明顯的產品線。
2.合作共贏: 與政府、企業、學校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動項目實施。
3.科技支撐: 引入現代農業技術,提高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
4.加強旅游旺季的人員調配和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5.創新民俗文化展示方式,增加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