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希望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支教團的每一位成員都以此為信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黔東南的課堂上,用他們的知識和熱情點燃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望,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譜寫了一段段動人的教育故事。

田夢支教團同岑埂村書記和村民合影
傳承紅色精神,感悟英雄氣概7月18日上午8時15分,調研團成員劉沁原通過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事,帶領學生們感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楊靖宇,這位東北抗聯的杰出指揮官,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戰,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老師娓娓道來,講述了楊靖宇如何在白山黑水之間,在嚴寒中與敵人周旋,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祖國尊嚴。學生們在聆聽過程中,眼中充滿了敬仰與感動。通過這個生動的故事,他們不僅對抗日戰爭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什么是堅定不移的信仰和愛國主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實踐團劉沁原在上紅色故事課程
科學探索,激發創造力
上午9時15分,支教團成員金子涵帶領孩子們走進了奇妙的化學世界,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在“牛奶與可樂相遇”實驗中,金子涵用簡單的材料向學生們展示了酸堿反應的神奇效果。孩子們看到牛奶與可樂混合后出現的奇異變化,紛紛露出驚訝與好奇的神情。
除此之外,支教團金子涵還準備了“自制彩虹水”、“神奇的泡泡漆”等實驗,逐步引導孩子們理解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通過這些實驗,學生們不僅掌握了基礎的化學知識,還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和創造力。這一系列的化學故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養了孩子們的創新意識,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

支教團金子涵在給孩子們演示科學小實驗
藝術啟蒙,塑造個性下午14時15分,曾維昕老師開展了一堂充滿創意的繪畫課,課程強調通過色彩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曾老師鼓勵學生在作品中運用色彩的魔力,去詮釋內心深處的情感和美好愿望。在課堂上,孩子們拿起畫筆,在紙上肆意揮灑,描繪出一個個充滿生命力的藝術作品。

支教團曾維昕在帶領孩子們畫畫
通過這種色彩的運用,孩子們在畫布上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夢想,使得學生們不僅提高了藝術素養,還在創作中發現了色彩的魅力以及它們如何為日常生活增添溫暖和活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要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美育對于構筑精神世界、培育社會風尚、提升審美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多樣課程,全面發展
此次支教活動涵蓋了豐富的課程內容,從文言文閱讀、科學實驗到繪畫課程和編程課,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通過這些課程,調研團不僅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每一堂課都體現了支教團對鄉村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強烈責任感,為孩子們創造了更多實現夢想的可能。

支教團成員與孩子們的課后時光
感悟教育,共創未來在為期兩周的支教過程中,河海大學的支教成員們以創新和熱情,踐行“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訓,為黔東南的孩子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和持續的學習動力。他們不僅在課堂上教授知識,更在心靈上種下了夢想的種子。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與學生們共同學習和成長,深刻詮釋了教育的力量和使命。支教團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助力鄉村振興,正如國家所期望的那樣,貢獻出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在未來的日子里,支教團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為教育公平和鄉村振興持續努力,共創美好未來。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