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畫筆繪課堂,美術傳承映文化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和光榮傳統。實踐團成員張舒涵,朱欣語將紅色文化融入美術課堂,帶領學生們回望波瀾壯闊的偉大復興之路。朱欣語通過講述沂蒙紅嫂故事,引領同學們手繪紅色手抄報,引導孩子們領悟沂蒙精神,傳承好紅色基因。在實踐中,隊員們注重把紅色文化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相結合,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深植于寨郝學子的心靈深處。
圖為實踐團成員張舒涵,朱欣語指導同學們畫手抄報。山東理工大學趙一提供
在兩位成員的帶領下,同學們紛紛拿起畫筆,通過添加國旗、鮮花、紅嫂、小戰士、喇叭號角等元素畫出紅色手抄報。張舒涵表示,在同學們的創作中,她看到了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豪,以及對沂蒙紅嫂的敬仰,這有助于傳承紅色文化、加強思想教育、弘揚革命精神和宣傳愛國主義教育。朱欣語表示,創意美術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她希望能夠借創意美術課堂,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為培養未來美育所需的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日暮西斜,實踐團成員劉奕辰、于萌萌帶領學生們來到操場,在體育課上與學生們一起進行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包括籃球的訓練和充滿童心的游戲。“投籃時,保持身體平衡,目視籃筐,手指輕柔撥球,確;《冗m中。”籃球場上,劉奕辰正以飽含激情的聲音指導著學生們打籃球。他詳細講解每個動作的要領,從投籃到運球、傳球等,使學生們全面掌握籃球技巧。孩子們按照老師的指導,不斷練習、磨礪自己,投籃技術不斷進步,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球場上的汗水和激情交織在一起,展現出青春的活力和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