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東方海上絲綢之路首航地
近代北方最早開埠的通商口岸
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唯一連續六屆的“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宜居城市第一名——煙臺
讓我們一起走進煙臺的滄桑變化
煙臺是沿海城市,屬溫帶季風氣候,雨水適中,空氣濕潤,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煙臺是我國著名的水果之鄉,是富士蘋果的產地,還有豐富的魚類和海鮮。氣候溫和、物產豐度,生活節奏較慢,適合人們居住與生活。煙臺市下轄5個區,代管6個縣級市。本次調研中主要在芝罘區、萊山區、萊州市、蓬萊市進行,以典型房屋與建筑為載體,展現出煙臺的變化與發展。

1.煙臺蓬萊國際機場

一個城市的發展,必然是在交通等基礎設施進步的基礎之上。
2015年正式通航的煙臺蓬萊國際機場,擁有國內、國際候機樓面積9萬平方米,停機坪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跑道長3400米,擁有39個停機位,可滿足波音747等大型飛機安全起降。使得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的建成,標志著煙臺城市現代化、國際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標志著煙臺重大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
- 煙臺萬達廣場

一個城市的發展,必然體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與提高,商業區的繁榮與發展。
煙臺萬達廣場建成于2015年,由城市豪宅、國際購物中心、超五星級酒店、城市廣場等組合業態構成,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休閑、商務、居住等多功能于一體。煙臺萬達廣場規劃了約24萬平方米的集中式大型商業中心,其中涵蓋了百貨、IMAX影城、KTV、大型超市、游樂場、餐飲等多種商業元素。煙臺萬達廣場的開業,預示著煙臺商業新格局的輝煌到來,也將揭開港城商業的新篇章。
- 煙臺所城里

一個城市的發展,體現在他對歷史的保護,對文化氣息的留存。
煙臺所城里有600多年歷史,是煙臺城市最早的發祥地,保存了大量清代、民國時期的傳統民宅建筑。承載著煙臺城市由來、海防抗倭歷史、膠東傳統民俗文化,經過改造修繕,街區里的一房一院重現活力。文藝的書店、古樸的民宿、特色餐館、咖啡店等吸引游客。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旅游業有機結合,更好地延續了歷史與文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大膽改革,不斷創新
煙臺,這顆黃渤海畔的明珠
必將煥發出越來越璀璨的光華
部分圖片源于網絡
文案 | “時移‘市’異”社會實踐調研團隊
編輯 | 李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