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實踐隊員在動身前往實踐地之前,多次舉行線上會議以及線下討論,充分運用互聯網收集有關資料,觀看新聞,了解目前黃河生態文化旅游的主要困境以及相關解決措施,由隊長和指導老師介紹本次社會實踐的調研目的及調研背景,使實踐隊員更加深刻地了解實踐行動的意義,并且大家共同商討了本次社會實踐的實踐路線及相應的調研計劃,為實地調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巧設調查問卷,收集反饋信息
調研前期,社會實踐團聚焦黃河流域生態旅游問題,以山東省省東營市墾利區為部分實踐地點,旨在由點到面的了解黃河生態保護的現狀。實踐隊員廣泛查閱有關資料,并且多次召開線上會議,最終確定了問卷的主要問題,問題匯總后,團隊便著手設計調查問卷,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實踐隊員通過微信、QQ等網絡平臺積極調動線上人員填寫問卷,另一方面,實踐隊員因地制宜,從各自家鄉所在地出發向附近地域發放紙質調查問卷,團隊成員在問卷的收取上也花費了很多努力,每天收集近50張調查問卷,問卷主要詢問民眾對于黃河流域生態旅游的重視程度及目前東營市墾利區生態旅游存在的不足之處,最終將這些細節性問題與當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結合,也將問卷中提及的相關問題改進建議進行接納并進行解決,認識到目前推行黃河流域生態旅游發展遭遇的困境。最后,東營市相關技術專業人員也對我們的調研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為我們的下一步調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點。
立足生態,實地調研
12月21日俟河之清實踐團前往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進行黃河實地調研,山東省東營市位于黃河入?诘娜侵薜貛В硟葷竦孛娣e占比41.58%,近年來,東營市全面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累計恢復濕地188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持續提升。經當地工作人員介紹,實踐隊員了解到,近年來,生態旅游在國內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伴隨著舉辦一些重要會議的同時,也在探索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生態旅游的整體形勢向著利好的方向發展。實踐隊員結合當前生態旅游發展不足的現狀和國家所倡導的生態康養旅游發展模式,以問卷為基礎,以實證分析為依托,總結我國黃河流域生態旅游發展方面存在的弊端,同時尋找其與康養旅游發展相融合的機遇。
受益匪淺,再接再厲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調研,實踐隊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我們能做的就是轉換傳統思維模式,結合元宇宙、特色文創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推動黃河流域的生態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