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
為了解人們對黃河流域康養旅游發展的看法及意見,12月13日,實踐團成員制作并發放調查問卷,線上及線下相結合成效顯著,采訪的問題有對于國家戰略的了解程度、對生態惡化的原因分析等,其中大多數人們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有了解但不多,生態被破壞的場景已屢見不鮮,政府采取的相關措施多為對沿岸企業進行管制,超65%的調查數據顯示對生態康養旅游業了解甚少,但近85%的數據顯示對未來黃河流域生態康養旅游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線上會議對接,規劃實踐安排
12月16日-12月22日,俟河之清康養實踐團進行了線上會議,主要表述了本次寒假社會實踐的實踐主題內容及實踐目的,并作出相關實踐安排。實踐團計劃于各成員所在地展開實踐,實踐地為黃河流經地域及當地水利局、水務局等。
實地調研考察,詢問當地發展
在前期準備結束后,實踐隊員們進行了實地走訪,并了解到黃河流域內污水排放、塑料垃圾、固廢傾倒等問題普遍存在,詢問的當地百姓也提到: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與魂,要著力保護黃河資源,將其與新時代發展相結合,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求。實踐隊員們走訪了黃河博物館,感受到了黃河千百年來的恢弘氣勢,反觀當下,為使黃河歲歲安瀾、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還要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創新內生動力,細化實施以水定域、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措施,與生態康養旅游業相結合,通過“點”上的高質量發展帶動黃河流域“面”上的高水平保護與發展,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黃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一系列有利于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的行動與措施,必將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全面改善提供有力支撐,推進生態保護與康養旅游深度融合,也是當今旅游業發展的一大趨勢。黃河流域生態資源豐富,為生態治理與康養旅游融合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質條件,當今人口老齡化嚴重,康養旅游業市場前景廣闊,應積極探索生態治理與旅游經濟融合路徑,依托更多的康養基地,構筑黃河流域文化旅游產業,更好地推動當地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