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xù)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作為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Redcul-追思溯源隊的一員,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持續(xù)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在2022年1月2日,我榮幸擔任線上主持人,帶領我們招募到的中小學生一起云游覽江西省南昌市八一起義紀念館,探索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深入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建軍歷史,緬懷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英烈們。
在云游覽之前,我對八一南昌起義歷史事件與南昌八一紀念館分別進行了調查。八一南昌起義,又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lián)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為紀念南昌起義而設立的專題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前身為“江西大旅社”。
使用紀念館現(xiàn)有的VR技術,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紀念館的大門,我看到由著名雕塑家陳允賢先生在一九九七年創(chuàng)作的一組人物雕像《一代英豪》,紀念著南昌起義的五位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我給觀眾們逐一介紹了這幾位重要領導人的杰出貢獻,并從心底油然而生無盡的敬意與良多思緒。
雕像右側就是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隨著VR走到舊址東邊,看到了另一座大型銅雕《南昌起義》,大家不禁感嘆雕塑家的獨具匠心與南昌起義的深刻意義,戰(zhàn)士高舉駁殼槍昭示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手舉馬燈象征起義點燃了武裝革命的星星之火;高揚的軍號,表明起義吹響了人民軍隊誕生和勇敢戰(zhàn)斗的號角。
隨著VR來到陳列廳,我仿佛置身于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先輩們步步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時代,看到起義軍冒著生命危險,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升起了鮮紅的八一軍旗,怒吼著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口號,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看到無數(shù)解放軍肝膽相照,前仆后繼,小心翼翼掩護星星之火待到燎原之勢,點燃軍士們心中的熊熊烈火,燎遍中華大地,燎紅每一條領巾,每一塊旗布!
參觀完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我對孩子們深情地說,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是處具有地方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向群眾提供紅色文化教育為宗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是市政府為了永久紀念解放戰(zhàn)爭史上南昌起義這一偉大革命事跡而修建的歷史圣地,以此保存歷史,紀念為解放戰(zhàn)爭作出重大貢獻的英雄,銘記歷史。與會觀眾除了中小學生,還有一位特殊的老爺爺,他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爺爺,黨齡超50年的老黨員,他打開了攝像頭向大家簡單作了一番自我介紹,然后神情莊嚴肅穆地說道,“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靈魂,也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魂,你們這代人是黨未來的接班人,希望你們不斷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基和底色,更是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立國之本。紅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我們需要繼承和弘揚紅色文化。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當讓更多人能夠了解紅色文化,并充分發(fā)揚革命精神,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