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員通過隊伍事先整理的有關春節習俗的調查問卷,向社區居民發放調查問卷從而統計并了解人們眼中的春節習俗的變化。實踐隊員首先找到的是一位商店老板。老板說店鋪的生意往往會因為春節的到來而變得愈發紅火。春節前人們常常會置辦各種年貨、糖果、瓜子、花生等食品,但人們對煙花爆竹的青睞尤為明顯,但是近幾年因為政府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通知讓其煙花爆竹都不敢進貨,害怕銷量低,回本率低。她表示:“雖然政策會對店鋪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為了響應號召,不做違法犯罪的事,煙火生意可以不做,并且我相信其他年貨的生意一定會比以前的好。”隨后,調研隊又找到一位居家居民,她認為年夜飯上的美食對于慶祝春節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餃子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美食,魚肉也同樣必不可少。但是總覺得煙花爆竹的聲音少了,現在孩子我未必能體會到原來的“年味”。緊接著,調研隊采訪到另一位居民,他認為近幾年的春節“年味”明顯不如以往。“每逢過年,煙花爆竹的聲音是最能調動人們對春節的情感的。”他說,“煙花爆竹的聲音變少了,我認為這是讓我感到年味變淡的主要原因。”
結束了社區調查,實踐隊員將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人們普遍認為近幾年的春節“年味”不如以往,疫情也同樣影響了人們對春節的慶祝,但吃餃子、貼春聯、拜年等春節習俗仍然是人們十分喜愛的習俗文化。然而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看法并不一樣,有的人認為農村可以適當燃放,社區可以禁止、但是有的人認為都可以適量,因為禁止煙花爆竹會讓年味變淡。總之,春節習俗有著不一樣的魅力,它承載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承載著中國人對親朋好友的真誠祝福。即便當今社會的環境發展禁止了煙花爆竹的燃放,我們仍然不能丟棄優秀的傳統文化。遵守煙花禁放規定,做文明守法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