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實踐隊員了解,博物文創產品和文化產品,讓文物擺脫了展覽柜中的刻板印象,與當下生活緊密融合,讓人倍感親切,這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增加了審美情趣和文化陶冶,更可以在與身邊鮮活的博物元素朝夕相處中溫養思想,讓五千年文化中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規范、藝術情操提升我們的思想修養、凝聚我們的社會共識。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隊員們感悟到新時代的“國潮”,既要當得了網紅,更要守得住經典。既要立足傳統,堅守初心,又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拒絕堆砌元素,粗制濫造,承續歷史,面向未來,創新形式,品質為先,扎根本土,放眼國際,只有在抓住外部機遇的同時,修煉好內功,建設好品牌,才能在大浪淘沙中不斷更新,才能進一步創造更好的國貨精品,讓“國潮范”變成“國際范”。“國潮”趨勢的出現,既是經濟現象也是文化現象。它絕非某個品牌的偶然引領,而是一種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背后的原因歸根到底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進步、國貨質量的提升、數字經濟的擴展、年輕一代消費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最根源在于國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
在許多展位,我們都可以看到文博的數字化應用,觀眾可通過簡單的操作拖拽場景、選中或釋放文物,近距離體驗各種奇珍異寶和博物館全景,可以通過AR眼鏡的環境感知能力將虛擬內容疊加在實體展品以及博物館實體空間中,觀眾可以用自然手勢與之交互,在博物館內實現虛實融合的沉浸式體驗。都說“數字化讓文物‘活’起來”如今社會的文化氛圍讓年輕人與傳統文化不再疏離,今天的博物館是過往千年國潮的積淀,而今天的國潮亦會是未來博物館的收藏,年輕力量的加入又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傳統和時代碰撞、交響,穿越歷史的文化古樹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復興,世界將聽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聲音。 “國潮”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碰撞融合,用創新趣味的方式表達著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