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實地考察,落實生產實情
12月27日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益農長青調研隊動身前往馬蘭屯鎮運豐良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在得到相關人員的同意下,對其蔬菜種植情況展開調研。期間,調研隊發現生產園規模宏大并且大多蔬菜的種植處于溫室大棚的生長環境,棚內有一套完整的種植體系以及規;姆N植,另外種植人員采用滴灌、覆膜等傳統種植手法以此來確保農產品的質量、產量等。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農產品呈現一片綠色、生機盎然。

圖為調研隊員前往大棚內部查看農產品種植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另外,據負責人講解:該產業園完美地將第一、二、三產業融合,有效帶動發展5萬畝高效設施蔬菜種植,已輻射帶動周邊20多個鄉村,1000余戶種植戶,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直接增加農民收入90余萬元,是按揭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在臺兒莊結出的碩果。
聆聽員工聲音,關注肥料選擇
調研隊咨詢相關工作人員有關種植技術、化肥使用情況等問題。其中,工作人員指出:“現如今的農產品種植大多數依靠新興科技,付出的人力勞動越來越少,這樣的生產經營模式極大的提高了產量,減少了勞動成本。至于化肥使用這一方面,多采用氮磷鉀化肥與有機肥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農產品栽培”。

圖為調研隊員前往菜地里觀察記錄。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胡欣怡 攝
經過隊員們進一步的咨詢得知:市面上常見的氮磷鉀化肥有著極高的成效,以見效快、
單產高、縮短生長周期為賣點,但這也極大地破壞了環境,造成土壤板結、土壤酸化等問題,且在食用過程中,如若未能較好的清洗掉化肥殘留,也會對人體起到不良影響。有機肥則顯然不同,不但有利于農產品的充分生產,還有利于保護環境,唯一不足就是不能滿足農產品產量的問題。因此該公司的化肥使用模式是將化肥和有機肥巧妙結合,不但能夠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質量,而且減輕對環境的破壞,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可見,只有合理運用肥料,在提高產量、質量的同時保護環境,才能達到生態紅利的最大化。